更高的顶峰。
荣誉依然会属于他们,没有人能抢走。
她只是助推了一把。
或许系统的出现,给她那么多超越时代的产品和科技,就是为了让她当一个助推手。
根据系统说明书的介绍,用苯乙胺为原料提取工艺是许多年后复旦的研究团队研究出来的,现在告诉崔广开,他就省去了这中间许多试错的成本。
而只要知道原料是什么,具体是什么工艺制作,怎么执行,科研团队自然会解决。
崔广开陷入沉思,他想了好一会儿,眼神越来越亮。
他兴奋地走来走去,边走边搓手:“有希望,有希望。”他过来一把抓住尤安安的手,“尤安安同志,你真是帮了大忙了。”
他抓的猝不及防,不仅尤安安没躲过去,连荣铮都慢了一步。
荣铮握住崔广开的手腕,手上用了点力:“崔医生,先给王大哥看病要紧。”
“对对。”
崔广开手腕吃痛,这才后知后觉的放开尤安安,投入对王老四的检查和治疗。
而一旁目睹了全程的李爱玲,觉得胸口发堵,她懒得看他们表演,扭头就走。
尤安安有什么了不起,这药是他养父买的,只能说明她家世好,出身好,有更多的资源和便利条件让她比别人接触的东西更多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她的那些种子是从农学院买的,还不是借助养父的人脉资源。
哪一个是她自己奋斗来的。
包括她到北岛,还不是借着荣铮的名头,才能在岛上如鱼得水。
就连分房子,还是荣铮去给她走关系搞来的。
她可没有尤安安那么好的家世条件,也没那么好的命。
但她走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没靠别人一点。
这样想着,她不由得想到,如果她能调到农业局,那她的生活,将是怎样一番光景。
至少不用天天在这里,被一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小姐处处比下去。
王老四的病情确定已经得到控制。
众人返回卫生站。
试卷结果出来,第一名崔玲花。
令尤安安惊讶的是,荣大姑家的老大媳妇,竟然考出第二名的好成绩。
从试卷上看,她的基本功很扎实,至少有初中功底,甚至还有一些搞化学的天分,竟然知道许多种简易化学反应。
第三名是一个叫蒋梅妇人。
蒋家在村子里是大姓,蒋梅似乎还是鱼塘看守人蒋大有的本家亲戚。
她今年三十多岁,文化程度不高,但经历过当年血吸虫病的清理运动,身体也因为那一次感染留下后遗症,不能生育,干不了重体力活,因此才想应聘护士。
得知自己被选上之后,甚至喜极而泣:“太好了,太谢谢您了小安大夫。”
她是个苦命人,父母都是因为这个病没的,结婚后婆婆瘫痪在床,照顾婆婆多年。家里只靠丈夫打鱼的收入根本不能维持。
幸亏她认得几个字,这才想着来考试试试,或许能成呢。
尤安安看着她心思细腻,有耐心,有丰富的照顾病人的经验,还会扎针,懂一些基础护理。
她把人扶起来:“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考上的。另外我通知一下,我们已经跟大队部商量过,考上的这三个人培训期间,算是大队的临时工,每人每月可以领半斤玉米,一斤红薯,一毛钱。”
“竟然还有钱和粮食!”玲花开心道,另外两人也是一脸惊喜,他们都做好白干活的准备了,想着为了以后每月几十块的工资忍一忍,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
没考上的几个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