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围观的村民们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至于究竟谁更胜一筹,他们也难以评断,总之两人的作品都让人赏心悦目。 “这么夸我们,难道是急着想把春联回家贴上?” 张老二顺着笑声望过去,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逗得人群中有人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引来一阵更甚的欢笑。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到大年三十贴门神、对联,放鞭炮、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守岁,一年的忙碌与辛劳在此刻得到了短暂的释放。 大年初一,天边刚露出微弱的曙光,人们便纷纷起床,穿上最体面的衣物,打扮得焕然一新,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祈求新的一年诸事顺利,家庭和睦。 尽管去年村中历经不少风风雨雨,但新年的到来,总能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不论贫富贵贱,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换上崭新的衣服,递上饱含祝福的压岁钱,共同庆祝这一辞旧迎新的时刻。 张家亦不例外,四个孩子人手一份压岁钱,满满的爱意与期望。 考虑到本家在村里并无太多亲戚,张家计划让三个稍大的孩子前往隔壁郭老家拜访,送上新春的第一声问候。 早年间分配住房时,张家选择了十五、十六号院落,而郭家紧随其后占据了十四号,齐家一看这情形,索性选定了十七号,几家相邻,相互照应,形成了一种默契而和谐的邻里关系。 正欲踏上外出的步伐,院门处却忽然响起了清脆的敲击声,似乎带着一丝急切与期盼。 鸣一轻轻推开老旧的木门,只见隔壁邻家的几个孩子仿佛是春日里活泼的小鹿,一股脑儿地涌入了院子,带来了一阵欢快的气息。 “村长爷爷新年好!教书先生新年吉祥!婶婶阿姨们,过年好呀!” 几个穿着簇新衣裳的小家伙自发排成了整齐的一列,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童真的笑容,齐声送上了新年的祝福,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初春融雪时的第一抹暖阳,温暖而又生动。 大人们闻声,脸上立刻绽放出了和煦的笑容,眼眸中满是对孩子们的喜爱与欣慰。 他们连忙应和,纷纷从口袋或袖笼里摸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动作轻柔而充满爱意地分发给了围绕在身边的孩童们。 年纪尚小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小手一伸,兴奋地接过那代表着好运与祝福的红色纸包,眼睛闪烁着好奇与喜悦的光芒;而那些稍大些的孩子,已经懂得了礼让与谦逊,他们先是害羞地摇头,推辞着不肯接受,但在大人们几番温和的鼓励与坚持之下,终于不好意思地用双手接过了红包,脸颊上泛起了浅浅的红晕。
第337章 送对联(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