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我立即就这个话题展开,阐述了我的理由。
我告诉陈维林,如果他这次因为此事丢了性命,张定边知道后,一定会非常难过。本来自己的结拜兄弟陈友谅死了,师弟王厚义也死了,最终另一个师弟陈维林也因他而死。那他张定边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
如果张定边因为陈维林之死而选择轻生,那他陈维林这次放走张定边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算是为了师兄张定边能够坚强地活下去,陈维林这次也应该选择跑路。
虽然我这个理由有点儿绕,但最终还真是把陈维林给“绕”进去了。
陈维林猛然一起身,说道“如果今夜我跟着你走,可是常二哥那边怎么交待呢?”
我笑着告诉众人,我立即给常二哥修书一封,告之事情的原委。明日一早,由崔道远领军回到常二哥大营,并将我的书信交给常二哥。
我叮嘱崔道远,我的书信一定要单独交给常二哥,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千万不能将此信拿出示人。
这时,赵忠义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回营的时候,有其他人在场,又该如何向常将军汇报这边拦截陈友谅的情况呢?而且陈维林也未随军回营,又该如何回复常将军呢?
其实我叮嘱崔道远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出现。以朱元璋的尿性,汉军几乎已全军覆没,他很可能会到常二哥的这最后一道防线来看看战果。
如果真的是朱元璋在场,这封信肯定是不能拿出来的。不过,我也早替他们想好了一套说辞。
我告诉众人,很可能吴国公大人明天会来到常二哥的大营。如果真是这样,你们就说张定边护送着陈友谅的尸体冲破了你们这道防线。陈维林力战张定边,最终被挑落江中,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之所以说陈维林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就是为了日后他能重返军营留个后门。
其实朱元璋最关心的是陈友谅的生死,既然陈友谅死了,让张定边带着尸体回去又有什么打紧的。而且张定边之勇猛无敌,朱元璋也是早就知道的。被张定边冲破防线,也不是什么耻辱之事。徐达、常遇春的防线都能被张定边冲破,陈维林的防线怎么就不能被张定边冲破呢?
听我说了这些,崔道远等人也是点了点头。
我也来不及过多废话了,立即提笔给常二哥写了封短信。信中,我首先就此次不辞而别作了解释,对于陈维林与张定边是师兄弟的关系,也是说了个明白。至于其他详细情况,让崔道远他们回去当面汇报吧。
不过在信的结尾处,我还是特别言明,让常二哥不要因为陈维林私放张定边一事,对他心生芥蒂。我甚至是打了个比喻,如果朱元璋派他去剿灭锥子山,我相信他肯定也会对刘聚大哥网开一面的
将信封好之后,我便交给了崔道远。
既然是准备连夜跑路,当然是乘船顺江向下最方便了。此时的常遇春部都驻扎在湖口,傅友德的伏兵也在张定边逃走之后,撤到了湖口处。也就是说,我们连夜通过泾江口后,只要到了长江宿松段,便可高枕无忧了。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夜间行船,还是挺危险的。没有一个老把式掌舵,搞不好我们就都得去江中喂鱼喽。罗仁他们四个,非船家出身,陈维林也是如此,我就更不用说了。让我们出点力气划浆,倒是可以,但是让我们几人掌舵,那就太难为我们了。
我立即问陈维林、崔道远等人,特战队员中有没有特别擅长行船之人。
我这一问,众人都是摇了摇头。正在我失望之际,陈维林猛然一拍大腿,说道“特战队员没有训练过划船科目,就平时的了解,也确实没有出身船家、擅长行船之人。但是,常遇春给他配属的五百精兵中,有一个人是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