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通也是老谋深算之人,让韩林儿当皇帝,实际兵权却在他自己手中。为了显示出自己谦恭礼让,他只当个平章,地位还在杜遵道、盛文郁两位丞相之下。
这乱世之中,称王称帝可是大忌,没有足够的实力,还是低调一点儿好。
但韩林儿哪懂这些道理,别人立他当皇帝,他就高兴地当着。
更可气的是那杜遵道,本是元顺帝时的国子监生,后为枢密椽吏,因对当时政治腐败不满弃官还乡。
后来,杜遵道与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结识。
因这帮人中就数他文墨素养较深,所以当初起义的时候,他充当军师、谋士的角色。
龙凤政权建立后,刘福通便把他也推在前面当丞相。
杜遵道是读书人出身,骨子里是瞧不起刘福通这等粗人的。
因此,杜遵道当了丞相之后,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专横骄恣,完全不把刘福通放在眼里。
刘福通虽然读书不多,但政治野心不小,也深谙权谋之术。
本来他是想把韩林儿、杜遵道几个当傀儡,他自己当个手握实权的幕后之人。
可杜遵道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于是,刘福通摆了出鸿门宴,说是请杜遵道吃饭喝酒,席间就让暗中埋伏的甲士将杜遵道给杀了。
杀了杜遵道之后,刘福通立即面见韩林儿。说是与杜遵道吃酒兴起,两人比划武功,杜遵道一个失足丧命。
反正人都死了,随他刘福通怎么说,由不得别人不信。
韩林儿见杜遵道死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倒问刘福通该怎么办。
刘福通便说要厚葬杜遵道,当务之急是要找个稳妥之人接替杜遵道当丞相。
韩林儿又问刘福通,何人当丞相合适。
刘福通假装想了半天,也找不出合适之人。最后说实在不行,他先暂且代理几天,待找到合适之人后,再重新任命丞相。
韩林儿就算再蠢,也能看出刘福通要当丞相的野心了。
现在别人手握重兵,既然能杀了杜遵道,说不定也能杀了自己。还让刘福通代理个什么丞相?
直接任命刘福通为丞相。
这样一来,刘福通就军政大权一把抓,成了龙凤政权的实际控制人。
听李善长说了这些,我便对他说道,这事儿也没什么难的。只要打通了刘福通这层关系,你们上的这个奏折一定会得到同意,朱元璋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收原郭子兴的旧部了。
李善长又表示,他跟刘福通也没什么深交,这关系不知道能不能打通。
我便告知他,到了毫州,不要急着递奏折,也不要急着见小明王。一定要先去拜会刘福通,向他表达朱元璋对他的敬意。
如果刘福通摆架子,不见他也没关系,先见刘福通的弟弟,或者见刘府的管家都成。只要有这些人从中搭线,见刘福通不是什么难事。
刘福通要想在龙凤政权里牢牢掌握大权,不光要内摄政事,外抓军权,对于朱元璋这种册封在外的实力人物,他肯定也要收归己用。
如果这个时候,李善长去代表朱元璋向其表忠心,刘福通一定会给朱元璋一些好处。这中书省平章政事和都元帅一职,都不在话下。
我这话说到这里,李善长也露出了笑容,说深夜请我来算是没请错人。
我又叮嘱李善长,这去毫州请封,包括回来后与马氏、郭氏一起去滁州都得多带些钱财、珠宝。
这世上不贪财的人没有几个,只要银子到位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我说到这里,李善长脸上又露出了难色。
他说,朱元璋这个人就不贪财,每次打仗缴获的一些好东西都全部充公作为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