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坦荡君子(2 / 3)

明越坡 国之祯祥 3215 字 2021-05-02

而是带着自己的心腹山寿前去黎利营中为人质。

如果说王通和马骐是在下棋的话,王通向后看了三步,马骐只向后看到了两步,王通略胜一筹。

当王通发往北京的紧急求援信到达朱瞻基御案之时,明廷的决策圈才完完全全地认识到交趾完全恶化的局面。为了拖住起义军,马骐、山寿都前往起义军中为人质了,大明帝国的脸还要不要了?

这一下,明宣宗朱瞻基急了。朱瞻基立即命柳升为征虏副将军,充任总兵官,保定伯梁铭为左副总兵,都督崔聚为参将,尚书李庆赞佐军务,率领马步兵七万,前往交趾驰援王通。同时,朱瞻基命黔国公沐晟从云南率军,前往交趾救援。就这样,明军的两路大军,共计十万余人,浩浩荡荡地向交趾开了过来。

要知道柳升可是与李彬齐名的人物,绝不是王通之流可以比的。听闻明军派大将柳升前来,黎利不得不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当时以阮景异、邓容为首的许多将领认为,应该迅速加紧对升龙城的攻势,争取在柳升、沐晟的援军抵达之前,攻下升龙城,活捉王通。

只要攻克了升龙城,明军必然士气受到重挫。此时,再趁着我军士气旺盛、明军士气低落之际,分别去对付柳升和沐晟的援军,胜算的把握较大。

这个时候,阮廌站了出来,他反对这个立即猛攻升龙城的方案。阮廌的理由是,升龙城城防坚固,且城中明军众多,如果强攻,即使能够攻下,自己也将伤亡惨重。另外,马骐、山寿已到自己军中为人质,如果咱们此时发起猛攻,必然激起城中明军的愤慨之心,他们反而会更加坚决地固守待援。同时,主动撕毁和谈协议,那也是失人心之举……

而阮廌给黎利出的主意是,对升龙城围而不攻,将重兵布置在柳升援军前往升龙城的必经之地——支棱(今越南谅山省境内)。阮廌要在支棱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阮廌告诉黎利,柳升虽然也是明军的名将,但这人是第一次来交趾,而且是被明朝皇帝仓促之中派来的,他根本就对此次出兵救援升龙城的王通没有任何准备。

阮廌甚至是口出狂言,他笑着告诉在场的众人,那明朝的小皇帝就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倘若他要是派熟悉交趾的张辅前来,咱们这一次还真是有些危险。而他偏偏派了个不熟悉交趾的人前来驰援,简直就是送人头嘛……

最终,黎利接受了阮廌的建议。当然,黎利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九月,柳升大军进入交趾境内。虽然黎利的军队占据了多处要隘,但在柳升大军的“强大攻势”之下,黎利的军队“节节败退”。

一连数天,黎利的守隘部队几乎都是一触即溃。由于王通的军事才能平平,这是不争的事实。先前王通被黎利的部队打得大败,在柳升看来这完全是实力的体现。

现在,自己的大军几乎是一路势如破竹,柳升更觉得这也是实力的体现。到了这个时候,柳升不免有些轻敌了。

恰逢升龙城的王通不但派人冲出城外,去向柳升求援,说围攻升龙城的起义军已是疲累不堪,希望柳升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迅速进兵,万万不可因收到起义军的和谈请求,而放缓了进攻的速度。

还别说,柳升这一路过来,还真的收到过好几封黎利派人送来的和谈信。不过有了王通送来的求援信,想想那升龙城外的起义军也是围城多日,肯定是人困马乏,柳升便对这些和谈信一律不予理会,只是一个劲儿地命令大军加快行程,争取早日将那个军事才能平平的王通从升龙城解救出来。

柳升的大军一路进到支棱,这里是阮廌为他们精心设计的葬身之地。支棱的倒马坡,有一座小桥跨河而过。这日中午,柳升见大部队一路行军,颇有些疲累,便指着这座小桥对众兵士说道“桥那边地势平坦,过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