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是为了考验一下杨宪的政治智慧,朱元璋将这些举报材料一骨脑儿交给了杨宪,且没有多说任何一句话。
杨宪一下子看到了这些材料,吓了一大跳。当着朱元璋的面,他没敢发火。可回到中书省之后,杨宪立即大发雷霆。
他先是质问胡惟庸,这事儿为什么不向他报告?
胡惟庸心道这事儿能向你报告吗?这事儿要向你报告了,这些材料怎么能到皇上哪里?
不过胡惟庸倒是赔着笑给杨宪解释道他也对这事儿挺为难!毕竟这些材料是来自御史,而且按照规矩,这些材料他必须交给皇上。他把材料呈上去之后,正准备就此事向杨宪汇报,没想到皇上竟然将材料转交给了杨宪。
不待杨宪琢磨胡惟庸这话的真假,胡惟庸故意岔开话题道“皇上看完这些材料之后,立即将材料原封不动交给丞相。看来,皇上对丞相还是信任的呀!这古话儿说得好‘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事儿丞相还是看开一些的好……”
对于胡惟庸的这番“好言相劝”,杨宪没什么反应。他冲胡惟庸挥了挥手,让胡惟庸退下了。
经过一番琢磨之后,杨宪去找了刘伯温。
刘伯温听说御史刘炳告发杨宪,并没有表现得十分惊讶。他告诉杨宪,刘炳与李善长的关系可不一般,先前你三番五次举报李善长,这家伙自然也想着还击你几下子。好在是皇上竟然把这些告状信交给你了,那说明皇上是信任你的。你也不必要对此事耿耿于怀,有些事该翻篇儿就得翻篇儿啦……
对于刘伯温的劝和之言,杨宪哪里听得进去。这刘炳既然是李善长的人,那必须得狠狠地打击呀!
回到中书省后,杨宪立即指使与自己相交甚厚的几名御史以及一些中书省官员,对刘炳群起而攻之。
面对送到中书省的多封告状信,杨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对当事人刘炳展开突击审查,很快便敲定了一些刘炳的“犯罪”事实。
话说从古至今的官员又有几个能经得起认真查?尤其是带着放大镜去查呢?历史上又出过几个海瑞呢?即使是清廉如海瑞,在惊涛骇浪的政治角斗场里,也曾是九死一生……
杨宪深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真理,对政敌下手,就得快、准、狠,否则,迟则生变。
从对刘炳立案调查,到斩首刘炳,前后也就两天时间。李善长、胡惟庸还没有反应过来,刘炳便已人头落地。
李善长、胡惟庸惊闻刘炳授首,是急得真跳脚。他们两个可没料到,这杨宪哪像个堂堂的左相,简直就是个“二愣子”嘛!别人是一言不和就拔刀,他杨宪是一言不和就要你命……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在杨宪庆幸自己先下手为强,斩杀刘炳,狠狠地打击了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嚣张气焰之时,一只“黄雀”已经躲在他背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准备给他致命一击了。
几乎就在杨宪办理刘炳一案的同时,应天城内悄悄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左都督李文忠曾经在福建招募畲族养蛊人,按《律令》李文忠犯了大禁。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家提起明朝的律法,首先就想到了《大明律》。不过,这《律令》可算得上是后来《大明律》的雏形了。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之后,便命令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人议定了《律令》,作为明初的律法。
直到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才命令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人在《律令》的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于次年颁布了《大明律》。
李文忠曾经在福建招募畲族养蛊人的这个小道消息,对于其他人来说,无非就是觉得这是有对李文忠不满之人,故意放出的消息。至于这个消息的真假,都是几年前的事儿了,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