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战火纷飞,无处不争(2 / 3)

攻讦的现状。

尊尧,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及时掌控这些人的动向,如有与地方势力勾结并坐大的迹象,立刻调任。

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关部门办好荐贤之事。

散利,建议刘宏不再蓄积私财,不要再过那奢靡的生活,废黜卖官鬻爵,花钱赎罪的荒唐政令。

这八策字字珠玑,从地方到中央朝廷,从黎民百姓、士人、宗亲到皇帝,都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卢植没有敢动土地,也没敢废察举,这些政策施行起来不简单,但也并非难如登天。

只要刘宏想,就还能为汉朝续命数十上百载,未必不能中兴。

再退一万步,如果刘宏愿意放权给刘姓宗亲,让姓刘的开始坐大,与地方上那些人斗。

哪怕衰落不可避免,天下群雄再次开始逐鹿天下,最后也是肉烂在锅里,姓刘的有大概率会再次坐上帝位,三造大汉,成就世间第一次存在世间超过千年的王朝。

不过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物也不可能长盛不衰。

自刘秀以后,东汉其实连出数位明主,打得北方胡人和西域诸国瑟瑟发抖,让大汉威名广播四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这已经算是天眷汉朝,出几个昏庸之主,也是在所难免之事,亦是兴衰铁律。

那个如今在中亚横行,有崛起之势的萨珊王朝,这就是日后的第二波斯帝国。

在当初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第一波斯帝国败亡之后,也是通过丝绸之路吸收汉朝先进的文化之后才再次崛起的。

哪怕再次称霸,萨珊王朝的统治者也不敢对东边这个邻居起一丁点心思,一点都不敢有,其他如贵霜、月氏、大宛、身毒(天竺)亦然。

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并不蠢,在他们花了一点心思了解东边这个邻居上百近千年的历史后,就无一例外的全部陷入沉默,患上了恐汉症。

他们真的无法想象为什么一个民族这么热衷于内斗还没有被吞并,被奴役,并且走向消亡,明明北边的匈奴、鲜卑等胡人并不算弱。

要知道在某段时期,匈奴帝国最强盛之时,可是吊打西域以及中亚某些大国的。

鲜卑也是,在崛起之时,也曾东征西讨,压得众多国家喘不过气。

可就是这些强大的部落或者汗国,都拿一直在内斗的夏人,周人、秦人,如今是汉人,拿这个民族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就他娘的打不灭。

自春秋、战国、秦汉这一路打下来,汉族人越打越强。

强到什么程度,自张良西出,刘备驱逐草原诸胡,马踏西域开始,有点忧患意识的君主就开始担忧东边会诞生一个谁都惹不起的霸主。

偏偏北汉行的还是王霸之道,不臣服者如龟兹与乌孙,已经给诸国打过样了,只有灭亡一途。

后面那积极的通商,也未尝没有学习汉人先进的技艺以自强,以及关注发生在大汉内的战事,想及时知道华夏大地的最终归属,有早早的为以后做打算之意。

没办法呀,人家历经千年战火洗礼而不灭,这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一旦存了扩张之意,儒家的仁礼束缚不住这头怪物,那周围的国家就惨了。

当初强大如匈奴,在得罪了汉人之后,不也被打得差点灭种,这才让鲜卑等其他胡人趁势崛起。

就这报了仇以后汉人还尤嫌不够,将被匈奴人欺负之事视为耻辱,甚至修史铭记,世世代代不得忘之。

而且根据汉人所修的那些史书来看,这些中亚强国找到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规律。

一旦汉人大一统,绝对要打几个邻居来宣扬一下己方的文治武功。

如今的北汉,也就是刘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