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骚扰咱们边境了,金朝大军甚至被陆子宴打的节节败退,简直没有还手之力。
传回京城的战报,一封比一封振奋人心。
百姓们奔走相告,大家都知道当朝镇北王镇压的外族喘不过气,龟缩回了他们的草原,不敢来犯。
圣上更是在朝堂上连声大赞三个好,念叨着要大大的封赏三军。
满朝文武激动不已。
北疆的金朝算是大汉最大的敌人,这些年对着大汉虎视眈眈,不知咬下大汉多少血肉滋养自身,而今他们被灭了威风,如何不算天大的喜事。
可这样天大的喜事,也不是人人都高兴的起来。
比如其他几位皇子,和他们的母妃们。
陆子宴作为嫡出皇子,现在是拥兵数十万的镇北王,更得了民心……
圣上口口声声念叨着要赏,但可以说除了他屁股底下的那张椅子外,已经赏无可赏,他一旦得胜回朝,储君之位就是唯一能嘉赏他的东西。
到时候他百姓爱戴,手握兵权,又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哪里还有他们什么事。
……仰人鼻息的日子,身为天潢贵胄的皇子们如何肯过。
尤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若没有见过半点曙光那也就罢了,但陆子宴身份没有恢复之前,他们是最有希望成为太子的人选啊!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话半点都不错。
两位皇子因为利益而争斗,又因为利益而捆绑在一起,和收下幕僚们不知商议了多少次。
一开始,他们想让陆子宴死在北疆,一了百了。
但陆子宴岂是凡人,他治军严明,手底下的副将们一个个都是他亲手提拔上来的,莫说他们那点事手段伸不进军营,就算伸进去,也难有作为,更别提想暗算他了。
发现弄不死人,两位皇子只能换法子,想让陆子宴吃败仗,皇帝再偏心,总不能给一个战败的大帅封赏吧?
可陆子宴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身为主帅,一应部署都是他拍板,从未有过错漏,除了他本人,没人能左右的了胜败。
最后,他们又想从后防补给线上动手。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算用兵如神,也得让将士们吃饱肚子吧。
不过粮草又哪里是这么好动手脚的呢?
可以说,包括圣上在内的满朝文武两只眼睛都盯在北疆战场上,那边但凡有点风吹草动,谁都脱不了身。
到时候,别说仰人鼻息了,这样的误国之罪,就算是皇子,也难逃一个死字。
祁氏皇族又不是没有过杀儿子的先例,远的不说,先皇就亲自下旨,赐死了两个为了自身利益,勾结外族的皇子。
动粮草的主意也就此打消。
想让陆子宴吃败仗,竟然这样难!
难道他真是铜墙铁壁,没有半点弱点的天生将星?
…………
这些人私底下的狗苟蝇营除了他们自己不会有人知情,盛京城自上到下都沉浸在久违的胜利喜悦里。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有人都盼着陆子宴继续大胜,一路镇压大金,杀的他们胆寒,杀的边疆安稳,杀到他们百年内都不敢再犯后班师回朝。
大汗会一改日暮西山之态,成为冉冉升起的红日。
边疆打了胜仗,谢晚凝当然也高兴,爱国之心不仅男儿有,她们这样的贵女虽养在深闺,却也饱读诗书,礼义廉耻一点也不差。
比起国家兴亡,她那点个人恩怨又算的了什么。
她是真心感到高兴,每每去寺庙,除了给夫婿、兄长们祈福外,也会为征战沙场的将士们求平安。
裴钰清初春离京,当时说好三五月回来,如今都去了半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