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伤亡不足百,大破十余万,这就是曹军(6 / 6)

云做投降状,只求能饶得一条性命。

“军侯,曹将军有令,即刻开始招降,伏地者免于杀伐!”

随着曹纯身边一名传令兵飞速跑来,赵云当即得令。

过不多时。

“伏地投降者不杀”“放下武器者免死”这样的声音便响彻整个战场。

……

这一仗持续到傍晚时分。

以曹军大获全胜,仅仅付出了伤亡不足百人的代价,便一举拿下了黑山军十余万大军。

甚至连黑山军的三名首领。

都一死两擒。

可谓战绩惊人,令人瞠目结舌。

其中被击溃的十余万大军中,死于骑兵冲锋和箭枝攒射,以及浮桥白刃战之中的,人数在一两千左右。

而从战场上逃散的,大概万余。

剩下的全部都在这儿了。

也就是说。

曹军以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在伤亡不足百的情况下,直接俘获了黑山军十余万人。

这逆天的比例。

相当于一个人活捉了十个人。

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役,这就是精锐正规军打流民草寇。

虽然夸张,但绝不出格!

而之所以能实现如此辉煌的胜利,也决然离不开张辽的声东击西之计。

作势佯装要渡河强攻,吸引了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并且使得黑山军,将防御重点转到了河岸边。

进一步导致前方拥堵,后防空虚。

这种头重脚轻的阵型格局,对于骑兵而言,那简直就是可以肆意冲锋的草场,任凭他们开无双割草。

可以料想到的是。

倘若张辽不以声东击西之计。

而是与敌军在漳水纠缠的话,那这一战打下来,少说也得损失个千余人。

战果也绝不会如此丰盛!

…………

战后的收拾工作非常繁杂。

需要收敛战场上的尸首,并且予以举火焚烧,以免产生瘟疫,并顺着河水带向下游。

同时这些俘获的残兵。

也必须严加看管。

这些青壮可都是有生力量,对于曹家而言,是一股上好的资源。

接下来的扩军,以及军屯,可都得仰仗着这伙人作出贡献了。

除此之外。

那就是收敛黑山军随行携带的粮草,以及眭固等三人的资财了。

毕竟仗不能白打。

最大的收获自然是青壮无遗。

可这些零零角角,那也不能从指尖缝漏下去不是?

至于那从战场上逃散的溃兵,张辽也特意命令骑兵,分散追赶捉拿,尽可能的将他们活捉回来。

毕竟万余人掺杂在这涉国县周边,很可能对当地的治安,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很可能重新聚敛为山贼草寇。

因此必须绝除后患。

光是这些战后打扫工作。

持续个一日一夜,都必不可少。

而在此空隙之间。

张辽也手书战报一封,即刻差人火速送往邺城,向曹昂将军报喜。

随着战报送达。

天下亦为之震动!

……

?月票??推荐票?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