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是十万头猪,抓三天也抓不完!(2 / 6)

非还心存侥幸,想着与城中的兖州军留有余地不成?”

徐和去拿剑,本身就是个试探。

只要司马俱和他,一人往这个使者身上砍几下,那二人就算是彻底与城中决裂,那彼此也就可以互相放心了。

然而现在这姓司马的却不肯。

很难不引人怀疑。

而看着徐和那满脸戒备的神情。

司马俱只能苦笑的拱了拱手,接着同样往后退了一步,以表明自己没有什么别的心思。

随后才解释着说道:“眼下此人性命就掌握在你我手中,他是死是活,不过一念之间,与其现在杀他泄愤,不如问个清楚明白,再动手不迟!”

当然,话虽这么说。

司马俱其实还有另外一层考量。

他不能让徐和拿到剑,万一这家伙假装杀使者,实际上突然暴起对自己动手怎么办?

人心难测。

别看徐和现在表现的义愤填膺,一副暴躁无比的模样,但谁也不知他看了文书之后,心里是个什么想法。

……

其实在看到文书上开出高额赏格的那一刻起,二人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只不过此时此刻。

勉强维持一个脆弱的体面罢了。

若是换做全盛之时,那曹操对他们二人进行利诱,还不见得有用处。

可眼下本就军心悬于一线。

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崩溃,与其等到士气溃散后什么都没落下,还不如现在就利用这些资源,给自己谋一些好处。

而在司马俱解释过后,徐和倒也不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回到座位前坐下。

这个时候便听到司马俱问书生。

“我等是不可能自相残杀的,与其异想天开,还不如开诚布公的坐下来,谈一谈我兄弟二人,一同归降于你家州牧,这岂不是更实际些吗?”

然而书生只是摇头。

毫无畏惧的直言道:“临行之前,明府便已将事情对我讲明。”

“一来二位大帅麾下部众甚多,倘若全部投降过来的话,那兖州有多少粮草,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人,故而只能支应一半!”

“其次恕我直言,自古至今,降而复反的人不知凡几,倘若二位大帅一同入帐,将来若是出现了反叛之心,岂不又是给明府添了一笔麻烦事儿吗?”

“所以只会,也只能招降二位大帅中的一人,余者自是不问!”

使者的直言。

使得二人一时间竟有些语塞。

黄巾军裹挟百姓。

但反过来也被流民所裹挟。

他们俩不就正是因为,养不起手底下数量如此庞大的兵,所以才一路横冲直撞,接连攻陷城池,而不敢做丝毫的停留吗?

再说后者。

徐和与司马俱扪心自问,即便投降曹操,日后也不会忠心投靠。

多半是没机会就窝着,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有机会就会再度造反,叛变对他们而言,就像喝水一样简单。

因此这名书生所列出来的两点,可谓是逻辑相当之硬,令人无法反驳。

……

“你这般直言,一丝余地都不留,莫非真就不怕死吗?”

使者闻言,不惧反笑。

颇有些开怀的笑道:“既然接过如此重任,那就已经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不过一死而已,又有何惧哉?”

“只是二位大帅若要动手杀我,就请听我说罢最后一言。”

话音落下。

也不等徐和与司马俱表态。

书生便已一边在营帐内踱步,一边自顾自的诉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