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出个价格不满意,那王老板您出个价吧?”
王余钱纠结了好一会,朝沈愈伸出了一根手指,“100万!”
沈愈点点头,“一百万可以,不过我得要一件搭头。”
王余钱怔了怔,“什么搭头?沈专家咱们先说好啊,我这三面古镜可不成。”
沈愈笑笑,“不要您这镜子,我要您墙上那件《上阳台帖》。”
王余钱先是愣了愣,这幅字是他跟别人以物易物换来的,换出去的东西并不值钱,是一件光绪民窑青花,至于为什么换,无非就是觉得字好。
现在沈愈想要,也没什么舍不得的。
毕竟从刚才20万涨到100万,等于这幅字卖出去了80万。
但是轻易答应沈愈,王余钱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旋即道:“给您这幅字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您还得给我鉴定一件东西。”
“成交!”
交易很快,无非就是签转让合同,然后转账,这些不过十几分钟就完成了。
画到了手中,沈愈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回归原位。
这次王余钱拿出来的是一本古籍,书皮微微泛黄,封面上写有四个大字:《永乐大典》。
下边还有两行小字,卷:两千九百六十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看到这里,沈愈微微蹙起了眉头,他怎么也没想到王余钱竟然拿出了这本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奇书。
《永乐大典》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有万书之书的称号!
比宋代的《太平御览》,清代的《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要多的多。
《永乐大典》最初编撰于明朝永乐二年。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但朱棣看了之后不是很满意,再命太子少师姚广孝,明代第一才子,内阁首辅解缙,以及礼部尚书大儒郑赐三人为监修,这次直接动用朝野上下共两千多人重新编写。
并叮嘱不要怕麻烦,只要是好书就收录进来。
待遇好的出奇,时令水果各种美食随便吃。
甚至可以不用早朝,俸禄自不必说,反正你就把书弄好了,什么都有。
永乐五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最终这部集合了:经、史、子、集、医、工、农、卜、佛、道、戏、堪舆、阴阳的奇书,于永乐六年全部抄写完毕。
全书卷,册,字数约为3.7亿字。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据说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
其实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废了这么大的气力,只抄录一部?
怎么也得备份个百部保存吧?
这事沈愈也想不明白,自己保存个什么资料,还得存u盘或者两台电脑上呢。
直到嘉靖朝,嘉靖皇帝十分珍爱此书,怕正本大典有损才明人重录了一部。
这一部被后人称为“嘉靖副本”。
后来《永乐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世面上只存嘉靖副本。
王余钱面色诚恳,“沈专家,我是想请您帮我看看此书是否是嘉靖年间的副本?我也知道永乐大典的珍本早已不知去向,明末大儒顾炎武认为《永乐大典》在明末时已经“尽数亡佚”,现在市面上也从来未曾发现正本实物存世。”
沈愈直接了当的说,“这不是什么永乐大典,首先永乐大典高50厘米,宽30厘米,大小就对不上。
“另外用纸也不对,此书用的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