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夏,津港,“宏盛”轮。随着海浪的起伏,主甲板也在忽高忽低的起伏着,江小流一个人坐在船尾的旗杆旁,
看着不远处忙碌的码头工人,码头岸吊,听着不时传来的货车喇叭声,喧闹声,脑子还是一阵发懵,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疑问三连不时冲击着少年的心。
前天还在机械厂食堂,现在就来到这条远洋货船上做了厨子,今天以前我连隔壁县城都没去过啊,现在马上要出海去国外,我还要去省城找妹妹啊……
“呼,终于忙完了,小流,走,屋里坐一会,妈,你看着摊子啊。”
一个穿厨师服、戴厨师帽的青年朝另一个少年喊着。
“来了,山哥,”少年应了一声,急匆匆的跟上了青年厨师的脚步。
这是县粮站的食堂,主对内,也对外,名字很朴实,“老方家小吃”,老板方大年,五年前因粮站火灾从县粮食站内退,由女儿方子竹顶班。
粮站为了奖励方大年,就把食堂分配给了方大年,以粮站的名义,可以对外提供餐食。
青年叫方青山,20岁,是老板的儿子,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便也学习了厨师,在自家小吃店做起了大厨。
少年就是江小流,17岁,是县机械厂食堂的临时工,这几年县机械厂效益不好,不再提供早饭,所以江小流早上就来食堂帮忙,上午再去机械厂上班。
进了屋,方青山给江小流端了馒头和咸菜:“小流,我明天就走了。”
“哦,好的,山哥,”江小流随口应道,随即反应过来:“啊,什么,山哥,你明天要走?不是说还要一个月吗?”
方青山叹了口气,低声道:“船上的厨师有事,前两天回家了,昨天下午公司给我爸打了电话,让我明天去津港。”
江小流看着方青山,张大了嘴巴:“这么急啊。”
“是啊,有些匆忙。”
看着江小流,方青山郑重的说:“我这一去就要大半年,家里你帮忙照看一下,我会写信回来,有急事就给粮站的门卫处打电话。”
“这个你放心,山哥。”江小流重重的点头。
“快吃吧,然后你就去上班吧,也不早了。”
江小流吃过早饭,一路小跑来到机械厂。
刚进大门,就看到很多人脚步匆匆的往宣传栏走去,江小流心下诧异,拉住路过的一个工人:“大川哥,大家这是去看什么啊?”
被拉着的人满脸凝重的看了眼江小流:“是小流啊,刚才广播说厂里的处分决定出来了,贴在了宣传栏,你也去看看吧,据说这次要来真的了。”
说完大川就急匆匆的走了。
机械厂因为技术跟不上,订单少,职工们上班就比较散漫,这个时候又都是铁饭碗,旱涝保收,县里为了解决问题,派人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暗访,今天是出结果的日子。
江小流倒是没怎么着急,他本来就是个临时工,他早就计划好了,等过完年过了18岁生日就要去省城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家里也已经帮他找好了一家食堂的后厨工作。
不紧不慢的走到宣传栏,有人在低声啜泣,有人在破口大骂,也有人嘴角带笑却又不好意思表示出来,只能咬紧腮帮子,更多的人匆匆赶来匆匆离去,可能是去进行最后的努力吧。
江小流不出意外的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因迟到两次被辞退。
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还是觉得不舒服,去财务科领了工资,他是临时工,只多发了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别的补偿,临时工一个月工资15,兜里揣着3张大团结,江小流走出了财务科。
江小流正打算回家,“砰----”忽然听到旁边厂长办公室传来的茶杯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