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毕设作品(1 / 2)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等候演出的同学一批一批上台。

很快就轮到了邓风羽上台。

这是他自己要求的,虽然在排练的时间已经听过无数遍,但是他依旧想在现场听多一遍。

而且他觉得自己第一上场,拿着改编自《十面埋伏》的《凤鸣山之(琵琶曲)》能现场这么嗨的气氛降降温。

这首曲子在茱莉亚学院内可以说是最难也是最容易的曲子。

最难是因为学院内没人会大鼓和琵琶这个乐器。

最容易是因为这首曲子最重要的乐器就是琵琶,这方面邓风羽他会。

所以这首曲子出现的时候,他的重点就是买到大鼓并且让学打击乐的师兄师姐们学习如何演奏。

因为这个大鼓用的是大夏传统乐器,一个直径约一米,红框,竖起架在木架上的鼓,和爵士乐的大鼓是两个不同的乐器。

在现场演奏,一般是需要多人同时弹奏琵琶才能突出琵琶的声音,只是学院会这门乐器的只有邓风羽一个人,只能他一个人弹奏。

经过测试后,调整位置加麦克风来突出,大鼓反倒是不需要这些,只需要置于最后方即可。

为了突出杀气腾腾的效果,现场出现了十二面大鼓,由十二人同时敲响。

舞台出现这些乐器的时候,台下的顿时出现了一些骚动,这个时候的欧美认识这些乐器的人有些少。

他们研究全世界的乐器,唯独没有研究大夏乐器。

反倒是廊琅有些激动,能在顶尖音乐学院看到这些乐器实在是太难了。

随着舞台上演奏者就位,邓风羽拿着琵琶坐了主位上。

琵琶声骤然响起,突兀而又抓耳。

大鼓也跟着琵琶声响起那一刻,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一阵扑面而来的杀气。

随着大鼓的敲击出厚重的低音和琵琶弹奏出高昂激烈的“铮铮”声越发激昂,台下观众仿佛感受到了数十万大军一步一步压进的感觉。

胸口仿佛被巨大的石头压着,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随着琵琶和大鼓突然停止,那股杀气和压迫感瞬间消失,台下观众这时才想起了呼吸。

大口大口的喘息着,连鼓掌都忘记了。

加里·格拉夫曼

拍了拍自己胸口和约瑟夫·波利希吐槽道。

“这首曲子实在是太棒了,就是对我们这些老年人不太友好,刚刚差点没把我憋死!”

约瑟夫·波利希得意的笑着:“这才哪到哪啊,多吸几口气等着吧,后面还有更加精彩的!”

说着带头鼓起了掌,台下其他人这时才跟着鼓掌。

一时间掌声雷动。

原本以为自己演奏失败的师兄们才纷纷松了一口气,回礼下台找到位置坐下收听同门的演奏。

第二首出现的是《山鹰之歌》,之所以这么安排,主要是想让现场观众放松一下心情,怕连续激昂的乐器刺激到他们的小心脏。

在这美妙的排箫下,这三分钟短的就像眨眼一般快就结束了。

加里·格拉夫曼一边鼓掌一边赞叹道:“约瑟夫,你这学生不简单啊,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好听的秘鲁加印第安风格的曲子了。

只是这曲调有些耳熟。”

约瑟夫·波利希点头 ,直白的说道:“这首《山鹰之歌》是按照安第斯山区民谣谱写改编而成的,所以在风格上靠近。”

看着正在搬乐器的学生,约瑟夫·波利希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

“接下来这首曲子你可要好好呼吸。”

加里·格拉夫曼好奇的问道:“哦?是什么曲子?”

不用约瑟夫·波利希解释,台上的主持人就说不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