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夜话扬州(2 / 3)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3250 字 6个月前

小秦淮河,但初步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

这条风景线最大的特点就是桥多,在水面上走一段就能看到一座不同样式的桥,倒也切合了“二十四桥”的名号。

从功能上说,不修这么多桥也不行,“小秦淮河”直接从中间贯穿全城,为了保证东西交通顺畅必须要修建大量桥梁。

但林大官人的兴趣没有在桥上风景,也没有在两边万家灯火,更不在身边歌姬上。

而是不停的与陆君弼说话,打听着种种掌故,比如问道:“伱们扬州城街头的话事人都是什么人?”

陆君弼迷惑的反问说:“话事人何解?”

林大官人简单明白的解释说:“遭了灾需要救济或者需要修桥铺路时,是谁来牵头组织?”

陆君弼恍然大悟,不假思索的答道:“扬州城里做这种事的,都是盐商!

城中盐商大大小小一百多家,如果街头有什么事情要做,都是由盐商出面组织。”

林泰来下意识叹道:“有点棘手啊。”

陆君弼没听明白,“什么棘手?”

林大官人打个哈哈,又道:“说到江左商业最发达的重镇,以苏州、南京、扬州最为著称,但这三者却又彼此不同。

南京城特色是官营为主导,苏州城主导者是半官半私的各种行业公所,扬州城主导者却是完全私营的各家盐商。”

两淮盐产量占据天下之半数,官方数据年产一亿四千万斤。其中淮北四千万斤,淮南一亿斤,这里面蕴含的是百万级的利润。

扬州城就是因为盐业而重新兴旺的,全城主要商业活动基本都是围绕这一百多家盐商进行。

每家盐商不只是指一个商人,而是一个集团。

每个集团都包括收购、运输、销售各环节业务,而且还有附属的典当、镖局、屋舍等产业。

当然在当今制度下,每个集团最核心的资产就是“窝本”,这可以理解为“盐业购销资格证”。

没有窝本,连交钱领取盐引的资格都没有,而且窝本是可以代代世袭的。

想要取得进场资格也就是窝本,就要先向官府缴纳巨额银两,俗称“占窝”。

比如想取得每年行盐一千引的“购销资格证”,不花上万两银子想都别想。

所以盐业也是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没有足够资本连入场资格都无法取得,更无法维持住集团运作。

想至此处,林大官人摇摇头,随口道:“扬州城各家势力分散,又不排外,所以想在扬州城抢地盘分一杯羹容易。

但想成为霸主就难了,至少在目前不可能,因为动不了盐商的根基,谁也没有那个左右盐业制度的实力。”

陆君弼:“.”

抢地盘?霸主?

这位王朋友,你到扬州城到底是做什么来的?不是自称游学和拜访大宗师吗?

林大官人不得不解释说:“我家向来半儒半商,我既成年自立,读书之余也要想法营生谋利。

我发现扬州城这个地方非常适合经商,想在扬州有所发展,所以就考虑多了点。”

半儒半商?王家?陆君弼忽然想到了什么,惊叫道:“莫非你是苏州东山王家的子弟?”

苏州城最有名的半儒半商家族,当然就是赫赫有名的东山王家了。

对于这个宰辅之后、恩荫三代为官、又富又贵的名门,连远在扬州的陆君弼也有所耳闻。

可以说,所有商人都想活成东山王家的样子。

难怪这位王朋友有把握前来扬州打点关系,果然也是有底气的。

林大官人便回应说:“陆朋友不要问了!在下如今一事无成,在外不会说出家门,以免家门蒙羞。”

陆君弼笑道:“我懂我懂,王朋友想低调做人。”

然后立刻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