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洛苏向北(3 / 4)

劲头。

天赋又高,出身又高,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的确是占尽便宜。

如果李氏真的能有大业成就的那一天,秀宁的身份就会是女子参政最好的切点。

玄镜,我虽然时常说你笨,但你其实很有才能,否则我不会将你带在身边。

我们洛氏曾经有过无数优秀的女子,素王庇佑着她们,但最终却一个个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这不好。”

洛玄镜懂了,洛苏想的不是李秀宁一个人,而是以后无数的洛氏女。

洛苏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下一个朝代,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它了,推翻以往所有王朝的东西,一个崭新的诸夏帝国。”

……

历时两三年的辽东战争,发动了超过两百多万的军队,死伤一百多万人,最终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社稷动摇,盗匪遍地,门阀士族离心离德,天下敢言敢怒者无数。

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君王,应该会选择整顿国内,帝国内部的统治阶层,如今还没有放弃隋帝国,隋朝的政治依旧清明,只要放弃那些损耗颇多的政策,隋帝国依旧有机会。

杨广如何选择呢?

他选择再战辽东,这一次他要通过辽东国,前往凛冬城,他要告诉洛氏,没有人可以革除他的天命。

辽东王感觉自己简直要疯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杨广这样的疯子,他不明白为什么杨广拼着亡国的危险,要和自己过不去。

经过两次征讨辽东,虽然隋朝大败亏输,但辽东国也是伤筋动骨,几乎快要顶不住了。

辽东国中同样发生了动乱,尤其是辽东国中的汉人,不明白为什么辽东王一定要和隋朝过不去。

这些身居高位的汉人,认为辽东国身为诸夏列国之一,臣服于诸夏天子,又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西燕国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不也臣服了隋朝。

反正隋朝也没有能力真正的统治辽东,不过就是一个名头而已。

杨广的军队还没有到达辽东国,辽东国中就发生了弑君之事,辽东王被臣子弑杀,杨广在涿郡收到了辽东王的头颅,以及辽东国言辞恳切的降书。

这对于杨广来说,简直是预料之外的意外之喜。

他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辽东国的投降,这一次的征讨,他完全是为了面子,现在得到了面子,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回去处理国内事务了。

杨广在离开涿郡前,派出二十万大军前往寻找凛冬城,辽东国自然漠然的看着隋朝的这些士卒去送死。

杨广终于志得意满的返回了洛阳,他将辽东王的头颅挂在洛阳的城门上,意在向所有人炫耀自己的武功,这就是和自己作对的下场。

但他不曾见到那些臣子望着他充满愤怒,这算是什么?

耗费那些多钱粮去进攻辽东,最后却只拿到了一颗头颅,这不是胜利,而是耻辱的失败。

望着千疮百孔的帝国,杨广决定效仿自己的前辈,用天子的威仪去震慑那些不法的暴徒,他要巡视天下!

这个脑回路,让人有些难以理解,杨广大概不知道,他已经没有什么天子威仪了。

……

洛苏已经离开了长安,只带着洛玄镜。

洛玄夜和李秀宁留在了长安,李建成则带着两个弟弟去了河东,李世民跟着李渊去了太原,关中、河东、太原,这是洛苏当日和李渊所说的三个关键,从这些布置中,可以知道,李渊基本上已经下定决心,只等时机成熟。

什么是时机成熟?

天子的威望还需要下降一些,朝廷的威望还需要下降一些,最重要的是,天下还要再乱一些,乱到人心难以收拾的地步。

杨广往北走,洛苏也往北走。

杨广去巡视他的天下,洛苏则去看看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