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冉闵?石闵?(5 / 6)

大燕和凛冬城也算是有所联系,实在是没想到在我死前,还能和洛氏并肩作战,昭公对曹操当年篡夺汉朝的基业,有什么看法?”

慕容承光这可不是在问曹操,这是在问自己,实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洛攸当然知道,于是沉吟一番说道:“曹操没有篡夺汉朝的基业,他的基业都是自己打下来的。

他做不了洛文王,刘协也不是汉孝惠皇帝,不应当去苛责曹操。

实际上洛氏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个国家王朝中,君王和臣子总是会陷入这种相互敌对的关系。

洛氏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国家,他们能够做到真正的公平,让那些有才能的人担任高位,达到上古那种禅让的制度,那这个国家会不会强大到极点呢?

我们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国家,但每一个能使贤才物尽其用的国家,越是靠近这样的程度,那这个国家就越是强大。

为什么英明的君王所统治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呢?

因为英明的君主敢于使用那些强大的臣子,而昏庸的君主担心臣子篡夺他的地位,于是便将那些臣子尽数杀死,最终使国家衰落下去。”

洛攸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但却没有正面的回应慕容承光的问题,从洛攸心里的想法来看,他自然是认为篡位没什么问题,无能的君王只会害人害己,尤其是在乱世的时候,没用的人就应该自己主动一点让位,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但这种相当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回答,当然是不能说出来的,那对社会的伤害实在是过于大。

但慕容承光是个聪明人,他听出了洛攸话中的意思,这个答案让他相当的满意。

他笑着说道:“当年您的先祖建立周王朝,然后将肥沃的土地赐予了商王朝的后裔,赐予了夏王朝的后裔,让三皇五帝的子孙都能够享有祭祀,我一向认为这是值得提倡的,曹魏给予了汉朝的君主尊位,这是曹魏所做的正确的事情,于是我认为曹魏是汉朝的继承者,而汉国,却不算是汉朝的继承者。

我认为曹操不应该改变自己的国号,如果他使用汉的国号,那么汉的名义就不会全部聚集在汉国的旗下,这是曹操的错误。

如果有朝一日慕容氏能够成为皇帝,我会继续使用燕的国号,我会昭告所有人,我慕容氏就是承接燕氏的社稷,而燕氏将得到新的姓氏,这或许才是最正确的办法。”

改氏不改国朝的名字?

就连一向奇思妙想比较多的洛攸都沉默了,慕容承光的这个想法还真的是比较炸裂,让皇族改氏,这种奇葩的脑回路是人能想出来呢?

但不得不说,就连洛攸都觉得慕容承光这个办法很妙很妙。

“大王的想法很好,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大王善待前朝的皇族,自然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好运,那些血腥残酷对待前朝皇族的,一定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慕容承光话中对二王三恪这个制度相当的推崇,这证明慕容承光不愿意进行血腥的改朝换代,这是洛氏所一直推崇的。

血腥的政变对整个国家都有着无尽的伤害。

有的人推崇那种大清洗,认为那种清洗并不会影响底层的百姓,反而会让高层空出很多位置,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各阶层的交流。

这实际上相当的错误,在一个紧张的政治环境中,所有人都会缺乏安全感。

任何一个人上位后,都会想着杀光前朝的人,不仅仅是君主,而且还有那些忠诚的臣子,整个国家的人才经过一轮轮的经过杀戮,最后损失殆尽。

人不可能永远只想着种地、手工、行商。

任何一个人,都向往着往上走,但如果所有人追求的“上”,就仅仅是一个大逃杀的场合,那人所追求的东西又算是什么呢?

一个平和而能够替换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