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
宗政月沉默了半晌,道:“传令给天英旗旗主,撤出三峰口。”
现如今后金对付大燕和魔教,等于两线作战,尤其是进来大燕的战局也是变得十分不利。
天门关要道被平阳卫之子占领,金鹰旗和黑羽旗被关在了北荒道,成为了瓮中之鳖,这几日后金大军猛攻天门关依旧没能攻下。
多方混战,已经让后金捉襟见肘,初见疲惫之态。
“是。”
曾振听闻退了下去。
“公主。”
完颜临在旁看着沉默不语的宗政月小声道。
宗政月凝眉道:“或许此次针对魔教的计划,就是一场错误。”
“报!”
就在这时,又是一道火急火燎的身影奔来。
这人身穿甲胄,明显是个传令官。
宗政月凝眉问道:“三峰口的军报?”
传令官道:“不是,是北荒道的。”
宗政月先是松了口气,随后道:“说。”
传令官抱拳道:“北荒道黑羽旗旗主白英率领七万大军轻敌冒进,被燕国王时宜在夷陵山埋伏,旗主白英被王时宜亲自斩杀,七万黑羽旗溃不成军,死伤惨重,而后金鹰旗大燕三十万大军包围,旗主陈士则死在乱军当中,降俘尽数坑杀,只有零星逃兵正在沿着燕赵边境归来,依旧遭到了大燕江湖中人追杀,预计能够回到后金不足千人。”
听闻如此噩耗宗政月身躯一晃,摇摇欲坠,险些跌倒。
大燕,玉京城。
“大捷!夷陵山大捷!”
“哒哒!哒哒!”
一匹飞驰的骏马穿梭在街道之上,马上士卒手中拿着一张捷报高声呼喝道。
街上行人看到这,纷纷向着远处避让。
“夷陵山?难道是北荒道。”
一个学子猛地惊醒了过来,狂喜道:“莫非是王时宜出兵了?”
瞬间,整个街道都是一片喧嚣。
“北荒道捷报传来了?!”
“快,快把这个消息告知家父。”
如今最让燕国百姓关注的自然是北荒道燕赵交战,夷陵山正是北荒道所在地域。
顿时整个玉京城都是沸腾了起来。
金銮殿中,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如此热闹喧嚣的场景已经持续了数十天之久。
有人说罢免王时宜主帅的位子,也有人说让王时宜即刻出兵,更有甚者说要派遣坐镇玉京城的平阳侯支援北荒道。
总而言之,朝堂之内众人各执一词。
吕国镛依旧向着往常一般,站在最前排佝偻着背,微微低垂着,似乎在这般喧闹的环境当中都快睡着了一样。
赵梦台深吸一口气,道:“王时宜手握重兵,却屡屡延误战机,依我看当罢免。”
这是他第二次提出了罢免王时宜,上一次是赵重胤出面,如今北荒道战事吃紧,他再次提出了更换主帅的想法。
随即,不少人都是站起身附和道。
赵重胤摇头道:“临阵换帅,乃是大忌。”
这时又有一批人站出来赞同赵重胤的观点。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沉默不语,亦或是在等待着什么。
屁股决定大脑的想法,朝堂之上,每个人位置不同,想法自然不同,各有各的算计,各有各的说法。
赵天一神色沉静如水,看着下方混乱的一片。
“大捷!夷陵山大捷!”
陡然,金銮殿外传来了一道声响,顿时金銮殿都是变得无比安静起来。
只见传令官匆匆走了进来,随后跪倒在地。
“夷陵山大捷,我大燕军队共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