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圣人既为君父,天下黎民皆我手足(4 / 5)

州、安州足足六万亩良田

唐尚书,你告诉本宫,六万亩良田,能够养活多少人口?!「

白含章一字一句平静有力,宛如金铁交鸣,迸发铿锵之音。

唐正阳眼底掠过一丝难言之色,刚刚站直起来的腰身,立刻佝偻弯下。

「唐尚书不知道,还是不敢讲?那好,本宫今日与你分说明白。

景朝南方水田亩产两石,算是不错的收成,北方旱地约莫产个一石多。

而一个壮年男子,一年最低吃米六石。

若是练武之人,消耗更大。

一家四口人,至少需要二十亩地才能活下去。

仅一位国公爷的义子,便独占了可供三千户吃饱的田地。

本宫且问你,本朝有几位国公?又有几位王爷?

他们下面的门生故吏,投效的客卿幕僚,从龙有功的武勋贵胄,依附孝敬的小吏县官……又各自兼并多少田地?

这一层层压下去,唐尚书难道还要对本宫大放厥词,景朝四十九府的百姓,皆是安居乐业,都能吃得上饭?!

唐正阳闻言如遭雷击,佝偻的身子彻底垮塌下去。

白含章每一字、每一问,都像刀尖戳进心底,搅弄五脏六腑。

这既是龙脉气运,正统大位,对于皇朝臣子的压制。

也是东宫储君,监国太子,对于二品文官的诛心。

以往身居高位,可以权衡利弊得失,可以对底下视而不见。

仍然保持那股充塞宇内,堂皇正大的浩然之气。

可如今受到太子殿下的严厉质问,四重天凝练出来的文宫、文心,顷刻不稳,险些崩碎。

「唐尚书,你适才说国库充盈,确实没错。

可本宫有个疑惑,为何明明国库充盈,赋税每年也都有减免。

可广燊府的胥州、池州,辽东的成州、越州……皆有贫户饿死,暴毙街头?

是景朝四十九府的田地,养不活这么多百姓?还是本宫没有拨粮赈灾?

亦或者,是你们这些食君禄的父母官,肆意盘剥他们的黎民,将良田纳为私产?」

白含章好似大怒,竟然罕见地大发雷霆,直接将手中奏章砸了出去,而后冷声念道∶

「唐尚书,好好看看周觉民折子上写的是什么!

豪强兼并,民贫失所。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病实在此「!

你身为户部尚书,难不成……当真没有丝毫觉察?」

唐正阳脸色惨白,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像吃了黄连一样,心里发苦。

自己不过二品,如何去丈量清点当朝国公、乃至于藩王所侵占的良田私产?

「微臣……办事不力,疏忽职守,有愧于浩荡皇恩,有愧于殿下栽培!

愿意,自请告老还乡!」

思忖片刻后,稍微聚拢心神的唐正阳将头重重一磕,跪地说道。

本来盛怒之下的白含章,眼中浮现极为明显的失望之色。

宁肯辞官,也不愿担这份责。

六部尚书亦如此,其下的官员可想而知。

「纪九郎终究太少,一把神剑还不足以荡平天下,整顿世道。」

白含章无来由的,心头浮现出那个鹰视狼顾的年轻千

户,低叹了一口气,冷冷道∶

「本宫准了,一个户部尚书,挡不了东宫的决心。

圣人既为君父,那么天下黎民便是本宫的手足。

国公权势再滔天,豪强根系再庞大,难道敢从本宫手里抢田夺地么?」

唐正阳默然,可内心却难免不以为然,觉得这位监国二十年的太子殿下,实在太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