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空地上堆积着一堆石子。
循着对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隔着一道绿网,这片荒地上已经堆满了各种建筑材料,当初那个用来存放抢救出来的酿酒设备的棚子也被重新加固,倒是那些锈迹斑斑的设备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代代堆积起来的水泥。
“那些设备暂时运到我们村子外的靶场了”
旁边的小混混极有眼力劲儿的解释道,“我们另外安排了一批人对那些破铜烂铁进行除锈处理,那里地方够大,不会吵到任何人。”
“进去看看吧”
卫燃笑了笑,迈步沿着那条中间带有台阶的斜坡走了下去,与此同时,那小混混也早有准备的将一个工业呼吸面罩递了过来。
扣好面罩走进灯火通明的地下酒窖,卫燃最先看到的,却是一排四门37毫米口径的61K型自动防空炮。按照苏联时的标准,这恰好是一个防空连队。
稍稍走近了些,卫燃接过身旁的小混混递来的劳动手套戴上,小心的检查了一番。
看得出来,这四门炮保存的相当好,在厚重的灰尘之下,不但炮身刷着绿色的油漆,各个活动结构处也有厚重且早已凝固的油泥,甚至就连炮口都各自缠着厚实的油布。
略显艰难的打开炮闩,炮膛里几乎被泥状的黄油彻底糊死了。一圈看下来,唯一老化的也就只有轮胎上的橡胶罢了。即便如此,这些轮胎上的纹路乃至侧面那一圈白漆也依旧清晰可见。
只从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这四门防空炮恐怕自从部署到这里就没有进行过实战,甚至没有击发过炮弹。
它们部署在这里的原因,自然是为了保护旁边的炮弹工厂,顺便保护下酒厂,当然,反过来也说得通。
至于它们没有进行过实战,就更不用解释了,这里可是喀山,不管是当年的小胡子还是今天的小泽妈咪娅,他们就算凑在一起磕了药,恐怕都没敢想着能打到这里。
当然,用不上归用不上,但不布置防空火力肯定不行,想必,这就这些火炮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后来随着战争结束,本就是大后方的喀山自然也就没有了防空需求,这些火炮估计也就这样被推进了地下酒窖了事,最多在冷战时代进行过一些防空演习。
话虽如此,这四门炮被放在正对着大门的位置也多少能看出来,当年的苏维埃工人并没有放松警惕。
“有炮弹吗?”
卫燃一边观察周围一边问道,这座“L”形的“地下酒窖”可不小,挑高就有将近四米,里面的面积也有上千平方,而且看走向,很明显位于紧挨着湖畔一侧院墙的空地正下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这里面的杂物,也像旁边的小混混说的有点多。仅仅他看到的,除了四门炮之外,不远处靠墙的铁制枪架上,还放着一支支SKS步枪甚至更加古老一些的莫辛纳甘步枪,以及少量的几支AK步枪。
而在更深处,还有更多货架或是盖着帆布,或是落满了灰尘的杂物。
“没有,我亲自检查过了,没有炮弹,也没有子弹,但是有几个这个东西。”
身后的小混混说着,已经打开了旁边的几个木头箱子,露出了几个大号铁皮罐子。
扭头看过去,卫燃一眼就认出来,那是苏联坦克屁股后面常见的BDSH5型烟雾发生器。
理想情况下,这些不起眼的铁皮罐子,随便开两个产生的烟幕就能轻而易举的遮住这座酒厂以及旁边的别墅和更远一点的图书馆,显然,这也是为了防空准备的。
“这里还有什么吗?”卫燃抬头追问道。
“还发现了一些伏特加和非常多的酒瓶子”这小混混说着,已经掀开了靠墙位置一个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