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再冷,不想逃,花再美也不想要,任我飘摇……歌在唱,舞在跳,长夜漫漫不觉晓,将快乐寻找……风在冷……”
月正中,宫女们一曲笑红尘后,筵席结束。
官员们很想按照歌词里唱的那样长夜漫漫不觉晓,将快乐寻找,不,是再多喝几个小时,不能跟王府的宫女一起寻找快乐。
席散了,里长来到憨憨的地方,一边看憨憨烤东西,一边抿啤酒,耐心等待。
北平府比太原府富裕,故此总能弄到羊腰子,加上羊蹄筋、牛板筋、牛肉筋。
朱闻天爱吃这些,纯肉的吃着没嚼头儿,不够筋道儿。
“里长还吃鸡架不?有剩的,你吃我让他们给送来,我单独为你烤。”
朱闻天先摆上来一碟煮的茴香豆,串儿那边已经好了,但挪到烤架熄火的炭的位置上,慢慢烘,属于保温。
“你咋不吃呢?还单独为我烤,你不爱吃我就爱吃?方才我根本没吃几口东西。”
里长拒绝,坚决拒绝,有好东西谁吃鸡架?
鸡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估计曹操那时是烧烤技术不行。
要是懂得铁板鸡架,是不是裹个面压一压,至少能喝两大碗青梅煮的黄酒,打雷都不哆嗦掉筷子的那种。
朱闻天把里长的酒满上:“鱼的溯游、洄游能力特别强,虾亦如是,河螺、河蚌,它们洄游性差。
干旱区域的小河流清淤,会减少自主移动速度慢的水生生物繁衍与恢复速度。
最简单的办法是从别的河里捞出来一部分河螺、河蚌,扔到上游,它们自己一边生存,一边繁衍,溯游向下。
但这不是目的,主干流没出问题,就不影响整个区域生物体系维持。
人才是最重要的,干旱的时候,百姓的日常生活行为受到一定限制。
先去考虑百姓在正常气候时这个季节做什么,再进行对比,会有所发现,比如……”
朱闻天慢慢说着,吃一口东西、喝一口酒、说两句。
非干旱的是时候,城外山脚下的百姓会在小山坡上种地,一般都是种菜,要么种点紫苏、大豆。
干旱百姓提前知道,权衡一番,不划算,总得挑水上去浇灌,累死個人呢!
说好了的,整个夏天全旱,最多给自己家种的果树浇浇水,蚕都养不了。
种枣树的能够保持原样,大枣产量低,浇水能够缓和一下,然后枣子比寻常的时候甜。
这样的枣子百货商店会收,接着送到惠民药局和生药库,当药用。
他那时同样大的枣子,新疆那边的就贵,看大小感觉不出来,问问药房就懂了,含糖量的问题,它这个糖不是白糖。
那么百姓不在山坡种地,总得做事情,一个是帮着别人灌溉平原的田,一个是修桥补路。
还有什么呢?看居住的位置,挖矿不受影响,为冬天准备的柴火多了,樵夫的收入基本不变。
樵夫要卖干柴,柴火好获取后,价格降低,达到平衡。
真正焦虑的是平时四处帮工,自己没有田地的群体,他们的工作机会减少了。
而四处清淤,在他们付出一个月的劳役期后,就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他们再干活属于有偿的。
“社会群体收入永远不能依靠平均值来计算,因为会有两极分化现象。
一个健康的社会经济,必然是贫富差距缩小,这就是路引的重要性。
信息渠道与人流限制有时候是一种压制、伤害,同时又是一种保护和稳定。
限制不是目的,是手段,单纯地限制是政治缺陷,表明制度不健全。
故此咱给一些受干旱影响的群体一份工作,清淤最适合,符合干旱情况下官府操作的流程。
还有两个来月才能度过干旱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