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王都,王宫。
周建国几乎没有停歇,立刻就召见了江瞻传令来的各级将军。
还简单的给众人准备了一些吃食,就立刻开始议事了。
来了不少将军,但是周建国没有见到胡国国君胡还。
因为周建国记得他来了王都为太子奔丧的,
后来从江瞻那里得知,胡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参议军事的资格。
毕竟他虽然效忠了天子,天子也让他管理胡国降军,
但是却还没有给过正式职务,周建国立刻命人将胡还传了过来。
胡还得知天子召自己议事,也就立刻明白了,天子将他视为真正的自己人了。
众将士来齐以后,周建国看着一个个将士都生龙活虎,
内心也是很是欣慰,因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股朝气。
周建国率先询问道江瞻的侄子,江林道,
“弓弩部队组建如何?”
“按照王上要求,每日都在强化训练。”江林立刻回复道。
周建国转而询问了一下江瞻,
“江林研制的连弩,见识过了吧?”
江瞻赶忙连连点头,用不可思议口吻说道,
“王上还懂军械?这连弩的构思真是太神奇了。臣下听闻救下赵忆君的人,就是凭借两把连弩,就射跑了几十个刺客?”
江瞻说的是周甲营救赵彰与赵忆君的那晚。
如若不是天知局配备了连弩,那晚赵忆君也不一定救的下来。
此时的江林则憨憨的行礼道,
“当初臣下还质疑这个连弩的威力,如今才发现王上的远见。”
周建国对着这叔侄二人说道,
“连弩一事,还需要加强改进。现在一次箭匣只能装二十发太少。至少要能改到四十到五十发。”
其实这个要求不是周建国瞎提的,连弩最早只有十发。
到后来的箭匣已经可以装五六十发了,这个可以大大增加士兵的作战时间。
用数量来弥补连弩射程没有弓箭远的缺点。
江林虽然犹豫,但还是行礼道,
“臣下一定会加紧改良。”
“制造的时候,按照寡人的要求,每一个零部件的大小必须一样”,周建国追问道。
这是周建国给江林提的要求,不需要做连弩的人,完全会做连弩所有的部件。
只需要每一个人,会做一个零件就可以,后期再由特定的人组装。
这样一来,连弩的制作工艺就被简化,而且量产效率更高。
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几把不同部位损坏的连弩,进行拆解以后,
可以组建出一个功能齐全的连弩,这样还可以大大降低连弩的折损率。
而且每一个人只做一个零件,连弩工艺的保密性又能保护。
这就是未来流水线作业的好处,这个周建国是要好好采用的。
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完全懂做连弩工艺的大师傅。
只需要会做每个零件的熟练工就可以了。
产能可以立刻提升数十倍。
江林赶忙回道,
“一切都按照王上的要求,每一个人,只做一道工序。”
江瞻得知这个制作流程的时候,也是非常吃惊。
毕竟这个时代制作手工品都是师父带徒弟,手把手的教。
每一道工序都力求精益求情,每一个人做一整个成品。
这样的成品势必会让效率低下,而且还会造成成品不能互相拆零件。
而且江瞻明白连弩的使用门槛非常低,因为能拉开弓箭的弓箭手每天都要刻苦训练。
更要命的是一般的弓箭手,连续开弓十次,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但是连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