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素来如此,城墙被攻破对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一边倒的溃败。
此刻洛阳北门突然打开,成千上万的兵马从中冲出,然后迅速向着西边奔驰而去。
这些兵马全都是董卓麾下的西凉军,在这场作战的时候,他命令洛阳的部队严防死守,而一旦城破,他就迅速带着嫡系的人马逃出洛阳去往长安……顺带将天子也劫持到长安去。
在成千上万的军队中,有着数十家华贵的马车,董卓就乘坐在马车之上,汉献帝刘协自然也被劫持在隔壁一间马车上面,武将张辽正亲自看守他……天子是董卓掌控朝政最大的依仗,此次逃离洛阳,他自然会将天子带在身边,继续以他的名号操控朝政。
按照之前的安排,萧秋雨带领着骑军立刻衔尾追击了过去。而袁绍本人么,他却没有继续追击的欲望,继续指挥着麾下的主力部队在洛阳城内厮杀。
对于袁绍来说,董卓逃不逃并不重要,天子是否被他劫走也不重要,此间的关键在于“传国玉玺”,这个小小的玉玺虽然是个死物,但代表着皇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正统的皇帝汉少帝刘辩被董卓废了,而如今的天子汉献帝刘协则是被董卓拥立的,故而愿意承认刘协为天子的人极少……所以董卓才会决心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了汉少帝。
汉少帝死了之后,大家不认汉献帝也得认了,包括曹操召集十八路诸侯起兵,也是伪造的汉献帝的矫诏,以汉献帝的名义出兵勤王的。
在封建时代,儒家思想数百年的教化下,天子的正统性和威严极高,绝对不容悖逆。
但是攻破洛阳后,这糟糕的局面就可以化解了,既然董卓能废立皇帝,他袁绍自然也能……皇室数百年来开枝散叶,宗族子弟数不胜数,既然如今已经攻破了洛阳城,随便找一个旁支,然后册封他为皇帝就行了。
对于袁绍来说,与其费劲力气去从董卓手里抢夺汉献帝,倒不如尽快把传国玉玺抢到手,然后已玉玺为凭证,再册立一个新的傀儡皇帝。
董卓为人残暴疯狂,利用手中的傀儡皇帝祸乱朝纲,故而比起董卓立的傀儡,大家恐怕更愿意承认他袁绍立的傀儡。
更何况袁绍如果握有传国玉玺,那他所立的皇帝恐怕正统性和合法性都要强很多。
在历史上,袁绍在进行虎牢关之战前,就已经打算拥立刘虞当皇帝,并以他的名义征讨董卓……但因为大家以勤王的名义聚在一起,法理上难以接受另立皇帝,以及受到太多诸侯的反对,最后刘虞自己又不愿意当皇帝,故而只能作罢。
在攻入洛阳王宫后,袁绍立刻按照曹操所说去往了宫殿南边的那处枯井里,在,然而井中空空如也。
虽然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传国玉玺的确是在这个枯井里,但是这个世界明显有了偏差,如今的传国玉玺牢牢地窝在汉献帝刘协手中,他甚至以此为条件来让萧秋雨为他做任务。
……
萧秋雨率领的部队完完全全是骑兵,全力奔驰的话,速度是十分快的,但是萧秋雨却命令士兵下马后牵着马走路,慢悠悠地掉在董卓的大军后面……并不奋力追赶他们,但却始终盯在后面,不让对方逃出自己的侦查范围。
在历史剧里,普遍描写骑兵出发时候骑着战马赶路,但真实历史上,骑兵赶路的时候都是下马牵着马走的,主要是为了节省马力……如若一直骑着马赶路,人的重量和铠甲的重量施加在战马身上,数个时辰后,马都快累垮了。
一般情况下只有赶时间才会急行军,那时候骑兵们甚至在几匹战马之间来回换骑,让它们分头休息。
董卓带在身边的西凉军中大多数只是步兵,加上携带者不少辎重粮食和从皇宫中掠夺来的金银珠宝,所以他们行军速度比有马匹运货的萧秋雨较慢,正常情况下,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