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鞑子城守营千总,本来想顽抗。
结果明军一个战营,站出来二百多鸟铳手,还有抬枪队、小炮队,对着一通猛轰,直接就打死了十几个,然后千总也吓破胆了。
投降。
其实他也不想降,可他手下都直接转头就跑了。
而县里的保甲,在这关键的时候,居然‘兵谏’,那些个士绅大户他娘的居然带着保甲劝他开城投降。
还是拿着长矛弓箭对着他劝降的。
千总身边跑的就剩下一队家丁。
哪敢不听劝?
只好乖乖命令手下放下武器,然后举起白旗了。
城门被保甲打开。
乡绅们带队出来迎接明军。
赵小楼手上还缠着在燃烧的火绳,端着装填好的鸟铳待命。
但战斗还是结束了。
就放了一枪。
淄川县开城投降了,赵小楼也听令吹灭了火绳。
他打量着这座城池,城墙高大而坚固,根基都是用大石块砌成,城门高大易守难攻。
刘队副带着大家进城,一边道,“这里有句俗话,叫钢打的潍县,铁打的淄川,想当初鞑子几次破长城入关,打进齐鲁,但都不曾攻进淄川县城。
如今咱们这一通铳响,就把城给轻松拿下,咱御营威名,果然威震天下啊。”
张铁柱却发牢骚。
“老子才刚搂了一枪,他娘的就投降了,晦气!”
“老子还想着杀他十个八个的,好立功得赏银呢。”
队总李宝泉不客气的骂道,“平时训练,就你小子他娘的铳打的最烂,十次倒有八次不合格,你他娘的还叫唤个鬼呢?”
淄川古称般阳城。
这原来是一座土城,崇祯九年,淄川县令韩承宣改建为石城。
城内街巷交错,楼阁参差,殿堂威严,牌坊壮丽,看着赵小楼也有些眼花缭乱的,这样的大城坚城,若是驻上三五千人马,真要负隅顽抗,还真不好攻。
他们从南门入城,南门叫迎熏门。
南门外还有座灵虹桥,跨般阳河,淄川到博山的驿道,便由此经过。
西关还有条六龙桥,据说万历四十三年,一次中了六位举人,知县在桥上设宴款待,故称六龙桥,鲤鱼跃龙门也。
城内直通四门主街有三条。
南城门进入,便是南街,大名叫泮宫街。
城内有城隍庙、文庙、还有般阳书院,城里还有座非常气派的迎恩坊,由本城人的张至发所建,张至发天启年间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
因张每来山东巡视,都会到家乡淄川探亲,还会召集地方官员在他修建的迎恩坊下宣读圣旨,从此迎恩坊就成了官员迎接圣旨龙恩之处,故名迎恩坊。
此时明军入城,城中官吏、士绅,也全都在迎恩坊下聚集,隆重恭迎王师。
淄川有明一代,出了进士三十一人,举人九十六,武举十人,还出了一个内阁大学士,一个小小县城,也还是很了不得的。
此时满城衣冠,都来拜王师。
有头有脸的士绅豪强,纷纷又翻出了大明衣冠,还迅速剪掉了辫子,又戴起了大明冠帽遮掩,甚至好多人出门前,还赶紧给自家大门写了一副恭敬王师的字,并插上了日月旗。
他们高喊着中兴、恢复,皇帝万岁等口号。
赵小楼看着这些人,感觉很陌生,却又觉得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