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海港城团购记:洪承畴觉得朝廷不香了(3 / 4)

众人眼睛一亮,纷纷表示赞成。

向导无奈,只得向上请示一番,得到同意的回复后,便想办法临时招募了十几个的民间向导,然后兵分十六路,开始了各自的参观。

但跟其他人不一样。

洪承畴最想去的是三个地方:一户中等的百姓之家、板甲制造厂、监狱。

当他的这些要求提交上去后,出乎预料的是,居然得到了批准,许家庄似乎完全不怕暴露一些底细。

“刘三宝,带本督,呃带我去一户中等百姓家,不,去那种较为贫困的百姓家中看看,你知晓何处有这类家庭么?”

洪承畴问面前的向导刘三宝道。

“有,城南多的是,我家也算贫困户,不如去我家看看?”刘三宝道。

“找个比你家还差一些的吧。”洪承畴才不信这个穿着打扮花里胡哨的刘三宝,会是属于什么贫困户。

“没问题!”

……

城南贫民区,一个听起来就觉得是个贫困的地方。

但里面的建筑物依然错落有序、布局整齐,街道路面非常干净,没有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十分破败的景象,每栋房屋都不低于两层,且打理的整洁雅致,甚至有小菜地,有鸡圈,有果树和小花坪。

“这怎么能算贫民区?”

洪承畴有种被骗了想走人的冲动,大明一些富人之家的配置也不过如此。

“这里真的是贫民区,海港城没有比这里更差的地方了。”

向导刘三宝竭力解释,发誓保证,表示就算跑遍全城,也就贫民区稍差一点。

洪承畴勉强信了他的话,步入了这个所谓的贫民区。

并且很快找到了一个典型的贫困户,洪承畴挑不出什么问题的贫困户。

这是一对中年夫妻。

一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年龄都较小,都没到十六岁能工作的年龄。

妻子不得不在家中照顾儿女,当全职主妇。

只有丈夫一人有正式工作,但干的是扫马路、收集垃圾与粪便的环卫工,每月收入只有10银元,绝对的低收入阶层。

这样的家庭在大明,肯定是三天饿四五顿,再勤劳也翻不了身。

“老哥,日子过的还行么?”洪承畴问道。

“还好,还好。”中年环卫工回答道。

“一家八口人的吃穿用,赚的钱够家里开销么?”洪承畴又问。

“还行,吃饭一天两百多文就够了,衣服每年买两次,花个四十银元的样子,其他开销加起来,只要三十银元的样子,够用了。”中年环卫工道。

“这不够啊,老哥每年至少得二十多银元的亏空啊,这个亏空怎么填上?”洪承畴身后的幕僚略微一算,马上发现问题。

“好心人,居海港城不易啊……”中年环卫工抹起了眼泪,开始诉苦。

“够了,郑不饿,这几位是许家庄的贵客,你不要给海港城招黑了。”

刘三宝不得不插嘴一句,拆穿了这个又想骗取同情的郑不饿。

然后他在洪承畴面前,介绍了郑不饿家里的实际情况。

没错,作为环卫工,他的月收入确实只有十银元,属于低收入阶层。

但像这样的贫困户,每个月还有5银元的生活补助。

六个孩子全都上了学,在学校吃饭、住宿都是免费,学习好的有优等生补贴。

此外许家庄鼓励生育,孩子超过三个的家庭,每个孩子可以得到三块银元的生育补贴,即每月有18银元。

还有街道办对于这类的家庭,几乎每月都送一些油、米、肉过来。

加上偶尔会有一些外地的好心人上当捐助。

且贫民区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房价是海港城内最低的,高档住宅小区的房子至少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