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与诸臣思之再三,几经推敲,最后选定了贞观的年号,《易经·系辞下》有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大唐盛世之始,就是从贞观开始。
刘封以此为年号,也是想借一借李世民的名头,让自己执政的第一个年头开一个好头。
汉贞观元年(253年)五月十五日。
刘封正式在洛阳登基称帝,尊刘备为先祖,改国号为贞观,汉国在经历了两任皇帝之后,正式步入刘封执政时期。
五月十六日,刘封以大汉皇帝的身份,在洛阳宫中接见魏、吴两国来使。
魏国皇帝曹髦在逃往邺城之后,与晋王司马昭势力合流,两人经过一番忙碌,终于在邺城又重新搭建起了新的朝堂班底。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军事与外交相辅相成。
在洛阳失陷之前,汉魏两国军事层面占主导。
在洛阳被收复之后,汉国与魏国之间有黄河天险隔着,无论是哪一方,在没有绝对优势之前,都不可能强行再打一场大战。
面对刘封登基的现实,魏国上下也渐渐的歇了夺回洛阳的想法,他们现在的主要方略,就是划河而治,井水不犯河水。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曹髦遣了司空卫臻、侍中和逌两位重臣,前来洛阳洽淡两国停战和议之事。
刘封对卫、和两人的到来,也表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亲自在殿堂上接见了他们。
黄河以北的中原之地,大族世家林立,卫家、和家都是名望大族,子弟遍于各地,刘封要想在魏国打开局面,就要先分化瓦解这些世家名望,鼓动其子弟出仕汉国。
卫臻家在河东郡,与汉国占据的关中,仅有一河之隔。
汉国在关中的重新崛起,让卫臻对刘封这个汉国皇帝很是好奇,在他看来,只有义子身份的刘封取代刘禅成为皇帝,交接过程还很平稳,这里面必有缘故。
“魏国要想停战,当然可以,但需要割河东地以安将士之心,要不然,大汉二十万将校不会答应。”
面对魏国停战求和意愿,汉国新皇帝刘封狮子大开口,提出了割地求和的谈判要求。
打仗是为了和平。
和谈是为了准备下一场大仗。
刘封对此看得真切,曹髦、司马昭想要借和谈来拖延时间。
既然这样,那就好好谈一次,河东地隶属司州,是关中东出的桥头堡,也是昔日秦国与关东六国争夺的要地,刘封提出索要河东地,也是想探一探魏国的谈判底线。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