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
燕北园的房子中,林晓的目光盯着屏幕上的一篇论文。
这篇论文讲述的就是林氏铝成键机制。
这个成键机制是由德国的一位化学家研究出来的,因为铝的使用范围很是广泛,再加上铝的成本足够低,所以研究铝的也很多,这篇铝成键机制的论文引用量也挺多的,至少比林晓的那篇钛成键机制还要多。
很快,他看完了这篇论文。
实际上也不是看完的,对他来说,看一下摘要,他基本上就知道这人是怎么研究出来的了,然后再大致浏览一下目录,读一读每一节的引言部分,他基本上就能把这篇论文用自己的方法写出来了。
因此他看一篇论文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而看完这篇论文之后,他也算是将所有和林氏成键机制有关的论文都看完了。
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沿着他的论文思路进行的研究,首先是对几种现有物体粒子结构进行研究,对其中化学键的电子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将它们根据林晓的方法建立起几种特有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个数学模型,代入不同情况下进行分析,最后就能总结出整个机制。
所以,这个数学模型是一个关键。
如果没有林晓当初建立起来的那个钛数学模型,其他的研究人员想要将这个问题研究出来,首先在数学能力上就得和当时的他相提并论。
但显然,在材料学界和化学界,想要有他这种数学能力,基本上很少见的,就算有他这样的数学能力,说不定也不是研究这个方向的。
“那么,我现在应该也要从这个数学模型上进行研究了。”
回想起硅的相关属性,林晓心中思考了起来。
既然还没有硅的成键机制,那么就说明过去研究硅成键机制的失败了,硅作为运用范围丝毫不比铝少的,肯定会有人研究这个硅的成键机制。
既然如此,他也没有必要自己再从头收集数据来研究了,直接找一下那些失败的研究成果就行。
这些失败的成果或许不会发在期刊上,不过arxiv上肯定还是能够找到的。
于是他很快进入了arxiv上,开始找了起来。
果然,不出一会儿,他就找到了两篇,这两篇分别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教授,以及一位来自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材料学教授。
很快,下载了这两篇论文后,林晓便阅读起来。
这两篇论文的方法大同小异,毕竟都是根据他的最初研究搞出来的。
两篇论文都分别找到了几个以硅元素制成的纯净物,也就是硅单质和硅化合物。
然后他们便按照林晓的方法搭建数学模型。
这一步中,即使有了林晓的指导,不过由于元素与元素之间是大相径庭的,比如钛是四层核外电子层,而硅则是三层核外电子层,根据电子轨道理论,对它们的性质就要进行新的划分,所以想要搭建数学模型,仍然有较大的困难。
当然,这两个名校的教授都很厉害,研究团队中自然不可能缺乏数学强的人,但是他们依然失败了。
林晓看到最后,麻省理工学院的那位教授因为数学模型之间的数个公式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最后宣告失败,而且他们费尽了功夫,也没有办法把这个数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给调和到和谐的状态。
而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那个材料学教授,遇到的问题也差不多。
“为什么……这个数学模型会失败呢?”
将两个数学模型整理了出来,林晓不由陷入了思索。
这两个模型之间倒是还存在一定的联系,林晓拿出纸和笔,开始尝试将这两个模型联系起来。
这一点同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