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七尺剑(1 / 3)

汉末小粮官 大饺子 78 字 2022-07-26

一场覆盖面积极大的暴雨降临在司隶、河北、中原等地,使得大汉整个北方水系的水位相继暴涨。

幸好东西两汉都很重视水利建设,这种程度的降雨暂时还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灾害。

大河,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咆哮着向东海奔涌而去,就像一个母亲无可奈何的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在这片土地上相互厮杀,只能报以最大的怒吼。

同样是母亲河,大江在这个季节则要平静许多。

虽然绵延了半个多月的梅雨依然没有停止,空气中总是散发着一股霉味,但老练的农民却能从细微之处发现梅雨的规律。

天就快放晴了,上半年当是一个好收成。

农民关心的永远都是土地里的产出,因为这关乎全家人的生存。

士族也关心家族的生存,因而他们才会去投奔掌权的官员,又或者自己建立势力,再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是为国为民,或是终止乱世,但目标都是一样,为了那最高的权势。

在这种情况下各路方士、相师之流再次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刘焉就上书废史立牧,还主动要求前往益州。

李儒说东边一个汉,西边一个汉,董卓就裹挟刘协迁都长安。

自从袁绍将魏国国都定在邺城,邺城周边的奇人怪事也就多了起来,很多人都忍不住要证明邺城也有天子气。

在大江以南也有一个被认定为有天子气的地方——秣陵。

秣陵以前叫做金陵,始皇帝东巡至此,有方士称金陵有天子气,于是始皇帝将其改名为秣陵。

秣,干草也。金子变成了干草,如此便不会再有天子气了。

不过既然始皇帝能够将金子改成干草,那后人当然也能再将它改成其他名字。

但在改名之前总还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比如北伐。

孙权今年二十六岁,终于蜕去幼主的形象,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成熟一些,他很早就开始蓄须。还好孙权是天赋异禀,年纪不大毛发却颇为茂盛,才二十几岁胡子便足有半尺多长,再加上他身材高大,上长下短,碧眼大口,堂堂一表人才,江东上下逐渐接受了这个年轻的统治者。

最近几年,孙权在淮泗一带数次出击,和袁绍军打得是有来有回,胜负各半,总算是勉强占住了淮南、庐江两郡,将手中地盘扩大了不少。尤其淮南土地肥沃,极适合耕种,江东士族都想去淮南圈地开垦农田。

但别忘了孙权麾下本就有大量的淮泗出身的文臣、统帅。

周瑜、鲁肃、朱治、吕范、张昭、诸葛瑾、步骘、张紘、蒋钦、吕蒙、周泰、陈武、徐盛、潘璋、吕岱、严畯、薛综…

出身淮泗之人如何会让江东士族在自己的土地上作威作福。

很自然的,孙权麾下出现了以地域而分两大派系,淮泗派和江东派。

淮泗派喜欢北伐,因为大部分家园还在袁绍的手中。

江东派拒绝北伐,因为那是在为淮泗派攻打家乡,和江东派无关。但若是淮泗派会做人能将土地分享出来也不是不能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是那句话:明明是我们的土地凭什么给你们耕种?

两派开始了不停的争吵。

孙权在接替孙策之初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天赋。他继续任命太史慈都督南方事,让刘繇的手下和江东不喜欢他们孙氏的士族能在太史慈麾下找到位置,如此一来就知道了都有哪些人是支持孙氏的。

他又将周瑜、程普、朱治等早期就跟随孙策的老将一一派往边关,让他们去防备刘表、袁绍。这些人当初都参与过孙策军在江东诸郡的屠杀,和江东派没有调和的可能。

虽后他重用鲁肃、步骘、诸葛瑾、徐盛、潘璋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