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 着陆器成果(2 / 2)

钢绳和境内现在用的钓鱼线很像,这种编织后总粗细一毫米左右的钢线经常把钓鱼老弄伤,还不能轻易加粗,因为稍微粗一丁点,钓鱼老的随身工具都弄不断它,很容易缠绕致死,总不能钓鱼还带把钳子在口袋里防身吧。

从这个角度说化纤有大用,至少在同样耐拉力的状态下,化纤更粗也更容易截断,对人员安全更为友好。

转到古代着陆器上。

这玩意经过三年的分析研究,都算产生了一些成果。

送到王齐这里的报告断断续续,大部分都对“现在”产生不了影响。

还是以材料类为例,着陆器上已经分析成功的金属材料,全部实现了实验室制备,并对每种材料尝试数种热处理方式,如沸点临界恒温、白炽态恒温、水的喷淋与淹没降温、碱性淬火等。

所有的实验室成品均在凤凰钢铁进行最终测试,结果显示,有技术含量,但未达期待值。

可能是因魔法动力源足够强力的关系,着陆器所代表的合金技术,缺乏体系化表现。

王国自身以钢材为分界,有轻合金和重合金两个方向,受浮岛化环境影响,重合金应用范围小,研究有些使不上力。

轻合金和铁基合金有各自的应用场景,飞机多使用钛合金和铝合金,地面的以铁基合金为主,一般不会混肴。

古代着陆器上,内部的床架和一些桌子的金属件都是铝镁合金,可是从它的铌钨合金外壳来看,这点管型件减少的重量根本毫无意义。

它上面还有铅合金的防辐射层,而这是确认着陆器有外层空间活动能力的重要证据。

不计人员氧气等内容物,计算模型还原的登陆器各部分组成,整个外壳占总质量超过70,完全不像是从地面上天的航天器逻辑,像是在小行星之类低引力无大气环境制造的。

这一整套金属类材料,能让自家用上的实在不多。

如铌钨合金,这玩意比重比铅还大点,就算真的哪一天要用,最多也就在火箭发动机的喷口罩子上用一用,如果用到未来的飞机发动机上,多半还得研究铌钼合金或者单质铌复合层,钨的密度太影响性能数据了。

镁系合金倒是能借鉴一下。

镁铝合金密度比铁铝合金小,虽然有着制造难度大、易断裂、不耐高温等重大缺点,但有了密度小这个优势,就有它的应用场景,比如客机椅子的金属结构件用一用就无妨。

这东西不打算交给彩虹金属,跟黄金一样另外弄个几百人的小厂折腾就行。

金属之外的材料,基本不具备逆向分析的可能。

而除开材料,着陆器的分析成果还是集中在魔法范畴里。

这上面使用了一种很别致的力产生方式,暂定名为“失量生成”。

失量生成的效果,类似于漂浮法、飞行术,区别在于它具有更好的方向操控性,且魔力利用率更高,或者说魔力转为失量更有潜力。

现在这个时间点失量生成的实验室还原已经成功,但原型太大,且结构比较……罕见。

它在空间中占据一个正四面体的各顶角,四个部件只通过魔法实现沟通,没有物理连接,且四面体区间不能有杂物。

其结构意味着很难像现有发动机一样做个吊舱挂在翼下,以原型机占近12立方的大小,放在飞行器内也需要非常大的基本空间。

话又说回来,如果能彻底弄明白魔法原理,将其随意改造成其它大小,那飞车和未来的飞行堡垒里都能用,是实打实能帮着对付魔族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