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以沧州为饵,吸引摄政王的援军,然后半路伏击。」
多铎心中一抖,面色紧张起来,在地上来回踱了几圈后,摇摇头道:「那本王即必须告诉十四哥,让他不要派援军过来,免得中了伏击。」
吴三桂皱眉道:「如果没有援军过来,那齐军必然会一口吃掉我们的。奴才死了不要紧,但是豫王爷可是摄政王的胞弟,一旦豫王爷有所闪失,那对摄政王来说形势将会变得艰难起来。所以,奴才以为此事还是要尽快让摄政王知道,至于如何派遣援军,那是摄政王才能决断的,奴才就不妄加猜测了。」
多铎闻言心中心中一沉,他知道吴三桂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他哥多尔衮虽然目前是大权在握的大清摄政王,但是并非就是一言九鼎。
满清内部的矛盾一点也不少。
当初黄太吉死了之后,为了争夺皇位,黄太吉的长子豪格在诸多两黄旗大臣的支持下成为了多尔衮的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双方当时差点打起来,形势非常的紧张。
就是双方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干脆利索地除掉对方,最后才会妥协之后,让黄太吉的幼子福临即位当了皇帝。
而多尔衮成为了摄政王,豪格也被加封为肃亲王。
但是当时除了多尔衮这个摄政王之外,还有另一个摄政王,也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亲侄子,从小在努尔哈赤身边长大,很受努尔哈赤信任和重用,也立下了很多功劳。
在他亲爹和他亲哥造反失败被杀之后,济尔哈朗却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继续受到努尔哈赤还有黄太吉的信任,在满洲贵族大臣里面威望很高。
在当时支持豪格当皇帝的人里面就有济尔哈朗,因为济尔哈朗的缘故,很多原先中立的人也站到了豪格身后。
后来虽然豪格没有当上皇帝,但是济尔哈朗却和多尔衮一起被推举为摄政王,共同辅左小皇帝福临。….
而且济尔哈朗还是第一摄政王,多尔衮才排到第二。
但是因为多尔衮更强势一些,济尔哈朗反而是一个性格比较软弱的人,遇到事情总是容易退让妥协,所以最后反而他这边第一摄政王靠边站了,而多尔衮这个第二摄政王成了大权独握的那一位。
多尔衮如今能压服众人,靠的就是他比其他满洲大臣更聪明,更有眼光,做事情更有魄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尔衮有他两个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支持。
他们兄弟三个掌握的两白旗是多尔衮的基本盘。而多铎相比脾气更加急躁的阿济格来说,显然更有谋略,更冷静一些,对于多尔衮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一旦多铎死在了沧州,可想而知对于多尔衮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地位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支持豪格的那些人必然会趁机抢班夺权的。
满洲虽然效彷大明的制度,立了皇帝,但是在权力结构上还是带着以前那种部落制度的影子。
多尔衮权力再大,毕竟不是真正的皇帝,只是一个摄政王。
以前他能用自己的功劳压服其他人,而现在德州之战两万清兵全军覆没,孔有德六千天佑军全军覆没,如果连多铎和吴三桂也死在沧州,可想而知,这些消息传到北京之后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那些满洲贵族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始质疑多尔衮,质疑他做出的入关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一旦这种质疑声起来,那么必然会对多尔衮的地位造成严重的危机,那些人就可以
顺理成章地要求多尔衮交出权力,毕竟还有一个比他更名正言顺地摄政王济尔哈朗。
到那个时候,以满洲八旗贵族斗争的残酷程度,多尔衮八成难逃一死,包括他的兄弟阿济格,还有许多支持他的人都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