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康熙竟然是秦二世?(2 / 4)

的勤政,做了那么多事情,可是为什么上天偏偏降下沈墨这样一个人来跟自己作对,让他三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钦犯之后成长为了足以覆灭大清的强大对手呢?

这一切实在太过匪夷所思,无法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难道真的是上天要亡我大清不成?

面对着孙儿的困惑和烦恼,布穆布泰温声劝解:“玄烨啊,古往今来有很多事情都是无法用常理来解释的。有的时候人的能力是无法拗过天意的。昔日我大清能够入关取得天下,除了我大清彼时的强盛之外,天意在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甲申年,满清能够入关窃取大明天下,除了他们本身的强悍之外,当时的形势真的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因素,甚至比起他们本身的力量起到的作用更大。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的因素远比人和的因素更重要。

彼时,大明内忧外患,外有满清窥视袭扰,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席卷天下。除了这些人祸之外,还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北方连年大旱,南方水涝成灾。除此之外还有蝗灾瘟疫等各种灾难交替发生。

这些灾害跟人祸互相作用,让大明更加虚弱,相当于给大明叠了许多层负面buff,让大明这个巨人变得举步维艰,千疮百孔。

李自成如今之后搞得一系列骚操作更是直接给了满清机会。

否则,单凭满清当时仅有十万左右士兵的实力要想夺取天下,几乎等于痴人说梦。

所以,在入关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满清的贵族们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经常有人念叨着见好就收,带着抢夺的财物奴隶返回关外。

说白了就是心虚,觉得他们仅凭几十万人的满洲人是坐不稳这天下的。

更直白一点讲,满清贵族内部很多人觉得他们不配坐这天下。

也就是后来的的局势进展的顺利程度超过他们的想象,他们的胆子才逐渐大了起来,信心也逐渐充足起来。

到了康熙平定三藩之后,这种睥睨天下,统御万民的信心达到了一个顶峰,让康熙产生了一种自己是千古一帝,古今少有的圣君的错觉,并深深的引以为傲。

一个人自信是一件件小事历练出来的,一个帝王,则是一桩桩功绩堆积出来的。

一个人如果一直成功,那么他就一直能够保持自信。

可若是他不断的经历失败,再自信的人也会逐渐变得沮丧,开始自我怀疑,最后可能就彻底的被失败击垮,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康熙现在就是这样子的,一系列的成功让他自信无比。但是这些自信却在这短短两三年时间内被密集的失败不断消磨侵蚀。

更让人崩溃的是,这密集连串的失败还是同一个人带给他的。

在这个面前,他好像就没有赢过一次。

这种不断努力,却不断失败带来的打击让他原本的自信几乎快要消失殆尽。

他甚至感觉到根本就是上天让这个男人来击败自己,覆灭大清的,否则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他第一次出现了茫然无措的情绪,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朕根本就不是那个男人的对手,算了吧,认命吧”的颓废想法,而且这种想法还异常的强烈。

江南大战彻底失败,儿子被俘等一连串的坏消息传来的时候,这种感觉一下子来到了顶点,让他终于在朝堂上对着满堂只知道唯唯诺诺的臣子们发怒了,说出了那些诛心之言。

只不过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沮丧和无能而发出的怒吼罢了,简称无能狂怒。

最真实的想法也只有在老祖母这个一手抚养自己长大,又亲手将自己扶上皇位,这辈子经历了四代帝王的老人面前才能敞开心扉。

老祖母刚才说的这些话,康熙以前是不以为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