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闯出一番基业来。
其实,沈墨对于康熙朝的认知有点偏差,有点过于高估康麻子了。
康麻子之所以后世被很多人吹为千古一帝,主要就是那几件事:
智擒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琉球;以及平定蒙古的葛二蛋叛乱。
最后勉强加上一个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这几件事都是武功,但若是拿出来细说的话其中运气的成分也很大。
杀个鳌拜埋伏几十个侍卫都足够了收拾了,偏偏搞得那么麻烦。
鳌拜再厉害,也是个人,又不是玄幻小说一举手就能毁灭星球。
平定三藩之乱,若非吴三桂突然病死,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收复琉球,也是郑经自己废物搞内讧,才让施琅投入了康麻子的怀抱,最后反过来收拾自己这个旧主。
葛二蛋就不说了,也是个二愣子。
而《尼布楚条约》就更是个笑话,明明打赢了却签了这么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沙俄割让中国土地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综上所述,康麻子虽然看着武功赫赫,但是细细分析的话也就那样了。
而且晚年的时候还因为九个儿子夺嫡的事情搞得一团糟糕,大清的江山都差点崩溃了。
要不是雍正即位后力挽狂澜,说不定满清那时候就早早嗝屁了。
就跟网上曾经流行的一句话,表面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但是翻开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虱子。
表面光鲜,背后恶心。
而且经过这连年征战,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人口锐减,田地荒芜。
活下来的百姓身上更是因为连年战争朝廷增加的各种苛捐杂税而痛苦不堪,勉强度日。
湖南作为吴三桂曾经跟清廷对峙的前沿阵地,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惨。
被吴军抢了一波,后来又被清军抢了一波。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湖南的百姓对于清廷真没多少忠诚度。
谁让他们日子过得好一点,他们就拥护谁。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揭竿而起开始造反。
历史上,湖南的农民起义次数和规模在全国各省也都是排在前列的。
排第一的应该是隔壁的江西老表,那里的人们更喜欢造反。
零陵县的分田土改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的,消息传到永州城,刚刚收到圣旨知道自己升官的知府刘光耀却一点都不开心,反而忧心忡忡的。
他没想到东安县的反贼竟然大过年的突然攻占了零陵,这等于直接卡住了他的脖子。
而反贼在零陵县搞得一系列动作更是让他浑身冰冷。
反贼用地主乡绅们的田地来分给小民,就等于将他们彻底绑到了自己的战车上。来日朝廷大军剿贼,这些小民不仅不会帮官军,反而还会视他们为仇寇,跟着反贼一起打官军。
刘光耀可太知道土地对于百姓的诱惑了。
这样的反贼根本难以彻底剿灭,就算剿灭,那也得好几年的时间。
可是康熙圣旨上给他的时间去明年春耕前剿灭反贼,两三个月的时间根本就难以做到。
况且马上就要过年了,官兵们根本不愿意这时候去打仗。
况且,永州的绿营兵已经损失殆尽,他要剿贼也只能抽调隔壁宝庆府和桂阳府的官兵。
那就更加不愿意跨府打仗了。
刘光耀看着摆在面前的圣旨,忽然觉得皇帝是不是想找个借口弄死自己。
不然为何要给自己出这样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