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2万块呢,算下来是名副其实的‘负翁’,不过这个富不是富裕的富,而是负数的负,你让我一个欠了一pigu债的人,去参加这种会,那不是瞎扯吗。”
徐志功听了有些哭笑不得,全公社最有钱的竟然说自己是穷光蛋,他知道王立冬的顾虑,忙重申了朝廷对私人做生意是鼓励的态度....“根明,劝劝你老同学,别有什么顾虑。”
刘根民掏出烟散了一圈,趁徐志功和福高聊天机会,拉着王立冬到了窗口,小声道,“少安,你为什么不想参加?”
王立冬道,“老同学,参加这种活动,我能有啥好处?像个傻子似的,被人围观,和耍猴戏的猴子有甚么区别?”
刘根民笑着道,“好处可不少。这夸富大会,咱们县里的生意人都会参加,过去认识一下,说不定就能做成几笔大生意。
而且咱们县的报纸和广播,都会帮你扬名,你的有机肥不就能推广到全县了。”
王立冬想了下,倒是有些道理,如今有机肥九成的销量都是双水村消化的...“你们俩对这事怎么那么上心?咱们村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差我一个又不影响....”
刘根民小声道,“最近徐主任经常往县里跑,我听说他正忙着走关系,想往上....所以对上面安排的事,特别上心。”
王立冬无语道,“他这个位置才做了小半年吧......”
刘根民道,“这不是福军主任担任咱们地区专员了吗.....”
王立冬嗤笑道,“福军叔怎么可能因为私人关系就乱提拔人,他想多了。”
徐志功和田福军的老丈人是亲戚关系,这厮做梦倒也算正常...
...........
“姐夫,你出名了!”小舅子润生拿着一张报纸,风风火火冲进了办公室,王立冬抬头看了眼,道,“什么大事,大呼小叫的。”
“姐夫,你上黄原日报第一版。你在咱们黄原市出名了!”
王立冬接过报纸,扫了眼,“黄原日报.....孙少安成为黄原市第一个十万元户”,还附上了夸富大会当天他戴着大红花,骑马游街的照片。
擦!
哪个鳖孙写的!
其心可诛!
他看了下文章的作者,“本报记者,朱和武季欢欢”
润生见姐夫脸色不怎么好,好奇问道,“姐夫,你好像不怎么高兴?”
王立冬道,“你遇上糟心事,会高兴?”
润生不解道,“姐夫你可是上了黄原日报,文章里都写了要向你学习,这可是夸你呢。”
王立冬道,“有句老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没出乎他的意料,第二天公社、县里的领导们带着二三十个馆员和十来位记者,浩浩荡荡赶到了双水村,参观学习.....
第二天,隔壁永安县,和米家镇的领导们,和十几个记者组成的考察团,到猪场采访取经....
第三天,邻近的石渠县,黄鹤县....
....
第七天,黄原市副高官刘吉喜带领百人考察团,亲临双水村养猪场,考察生猪养殖项目....
.......
“姐夫!”润生急匆匆走进办公室,找到王立冬,急道,“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王立冬问道,“咋了?”
润生拿过茶杯‘咣咣’喝了两大口茶道,“今天咱们猪场来了两百多号人,都是附近几个县乡的人,说是来学习养猪先进经验.....加上市里和县里的两个考察团,今天又得杀3头猪,这么下去,咱们家底不都被这些人给吃光了。”
王立冬好笑的看着小舅子道,“还记得两天前,你接受省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说过什么话吗?”
“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