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献忠撤退(4 / 5)

马被消耗了,那他真的万劫不复了,官军一年多来的变化很快,武器装备更新不说,光那些士兵的勇气就让人刮目相看,从各方面得来的消息显示,自从大明来了什么神兵卫之后,各地官军都得到了充实,以前的欠饷足额发放,粮食转运象不要钱一样,要命的是,各路官军一下子变得猥琐不前,既不浑水摸鱼,也不贪功冒进,就老老实实呆在城里,等着义军往上撞,义军几次埋伏,除了消灭一些小股走散官军外,就没有什么大的收获,张献忠估计李自成那边也一样,不然不会放弃荆门这样的大城市,转头回老家保存实力,短短一年时间,气势如虹的义军,竟然进入了战略撤退,看不懂啊,看不懂,朝廷哪来的那么多粮食?哪来那么多精钢装备?哪来那么多火药?就这样一个小县城几千衣衫褴褛的穷兵也敢硬抗自己,张献忠感觉亏了没有往南,要是再往南进入官军重兵把守地带,说不定此刻他已成了刀下之鬼。

白河面积不大,比旬阳城还小些,一顿搜刮,缴获虽然不多,但支撑两三万人十天半个月的足够,李定国孙可望他们还是认为该出其不意掉头杀个回马枪,被已经备受煎熬的张献忠否决了,旬阳城一战更坚定了他回家的决心,自从造反以来十数年,他第一次感到前途渺茫,以前也有过山穷水尽的时候,可每次都感到有希望东山再起,事实也的确如此,可现在一年多来,不光是被秦良玉狠狠修理一顿,更重要的就是各地的氛围和以前大不相同,又莫名其妙的无力感,鼎盛时候旬阳白河这样的小县城,他连正眼都不会瞧一眼,现在坐在白河破损的县衙里,他感觉如常年乞讨的乞丐终于找到一座破庙安身一样,说不出的安稳,难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白河的失守早在周至众多官员的意料之中,张献忠没有继续南下就是大幸,南面的口子基本已经堵上,东西两面都是官军劲旅,流寇现在只剩下北面一条路,估计再有个几个月,两路最大的流寇就都被围在陕西南面狭小地带,即使不全力围剿,也已经翻不起多大的风浪,这都是近两年来神兵卫釜底抽薪般的战略所致,谁心里都明白,巨量的粮食投放,才是真正的原因,没有神兵卫的大手笔,别说西北数百万受灾百姓过不下去,就是好多地方官员都要被逼造反,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当年杨嗣昌的四正六隅策略,就是一张破网,既兜不住也拦不住,没粮没钱,到处都是漏洞,有钱有粮,官军根本一动不动都能够把这几路流寇死死困住,完全就是天上地下的对比,就连那些对朝廷阳奉阴违的各地军阀,现在都开始不停上表请战,和以前几次三番调不动判若两人。

孙传庭看着手中一摞要求剿灭流寇的各地请战书,随手就撂在案头上,这样的公文不看也罢,都是想乘势捞军功的,他现在大部分的心思不在流寇身上,他在思考更大的战略,新军马上就要成军,手中突然多了一支天下无敌的火器部队,第一要对付的就是建奴,然后就是要向北向西开疆拓土,建立太祖成祖都没能建立的巨大功勋,至于流寇,有秦良玉尤世威虎大威这些老将足够了,在神兵卫地球仪和各种世界地图面前,西北这点地盘实在太小了,按照神兵卫几位首领的提示,他已经向天子发出了十几份奏折,充分分析了西北局势,顺带说到了极北之地极西之地,从天子的反应和内阁商议来看,皇帝基本是支持的,当然里面肯定神兵起了大作用,现在对他来说,流寇不是重点,重点是新军八九成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封侯拜将青史留名绝对少不了,所以这两年他在暗里一直在仿照神兵卫挑选士兵的方法,招收了数万新秦军,从洪承畴那骗来一百多万两银子,用学来的神兵训练方法依葫芦画瓢,默默做好了一鸣惊人的准备,这事神兵卫首领基本都知道,也很支持,因为据他们说,整个北方和西面需要大量的官军进驻,几万人根本不够看的,用神兵的话来说,今后就是能打多远就多远,能让大明版图扩大多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