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被搞得一团乱麻,不好收拾,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拖住流寇一年半载,等新军练成,一切就不再是心腹大患了。
一席话,清清楚楚,比那些只知道空谈的文官高远深刻多了,本来内心忧虑的阴霾顷刻瓦解,崇祯真是觉得自己和神兵卫相见恨晚,要是早几年来大明,他也不至于白发丛生,寝食不安,如今拨云见日,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晰战略呈现在眼前,自己只要按耐住冲动,按部就班,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中兴大明即唾手可得,至于朝廷议论,那当然束之高阁,就象高卿家所言,文官根本不懂军事安能插手军国大事哉?权当乱风过耳可也,万不可当真,看来朝廷得明确文武分开,或者重开五军都督府?或者再设立一个专门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一种自然革新的念头开始在皇帝脑中形成,这也是几次和神兵交谈后的朦胧感觉。
还有一个念头皇帝没明说,神兵卫送来神车,听说京师到皇庄的官道拓宽修正一新,他想乘车出去看看,百闻不如一见,不光是他有这个念头,几个嫔妃也有出去走走的意思,虽然不敢说出来,但他清楚知道外面传说精彩,总惹得自己后宫眼放精光,得找个机会出去见识一番,当然不会那么明目张胆,那些御史朝臣的眼睛都盯着呢,万一被他们盯上,一定又是沸反盈天,所以崇祯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大家都无话可说的机会。
南京城里神兵卫买下的几个地方早就开始营业,现代米面,各种精盐等稀罕物件出售,并不断收购生丝茶叶等物,南京六部还罩着,无形中冲击了市场,江南本就是个盐商米商布商云集,把持财路的地方,突然杀出个神兵卫来,财大气粗不说,都是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好货,价格不贵,引得诸多富户争相购买,车载斗量的,开始以为不过是开张图个亏本赚吆喝,哪知道几十天下来,不但量没见少,反而越出越多,好多富商都感到自己生意锐减,连往日等茶叶生丝上门的商人现在也是门可罗雀,不对头啊,再这样下去,恐怕生计都有困难啊,先是几个富商互相哀叹,接着更多的商户暗中联络,再接着神兵卫把秦淮河几十个美貌头牌全抢了去,连找个心灵安慰的地方都找不着了,怒火被点燃,几十个有头有脸的富商一碰头,觉得不能就这样束手就擒,得撺掇闹事,从哪里入手呢?大明智商最高的不是那些自命清高的官员,而是这些把持着大明财源命脉的无良奸商,他们一合计,只有挑唆书生闹事,把外来人赶走,自己才有活路,于是几个奸商出重金收买几个书生到处造谣生事,东林本来就和江南商人脱不了干系,这次神兵卫把秦淮河美女一网打尽,也引起了广大书生的愤怒,尤其是那些浪荡公子哥,更是莫名的烦躁,所以几个人稍微挑唆,立即引起了大家共鸣,觉得他们既然以天下为己任,就不该坐视不管,得去官府要个说法,这边各路商户配合也都开始罢之市,给书生闹事创造条件,所谓师出有名,为民请命就自然形成了。
中秋刚过几天,百多个书生就开始集会,到皇城及六部衙门要说法,说朝廷软弱任由外人胁迫,朗朗乾坤竟逼得百姓没活路,要求官府清除邪魅,不使妖魔横行云云,同时满城商户陆陆续续关门罢之市,遥相呼应,一时间山雨欲摧,满城阴云笼罩,对于南京留守官员来说,没有比这些富商书生闹事更大的事了,一旦处理不好,恐怕脑袋都保不住,兵部尚书仇维侦,吏部尚书谢升,留守太监韩赞周等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事大发了,如何收场原先还指望着从几个神兵卫商铺搞点好处,贴补一下各衙门,现在好了,罢行罢之市,这要是闹到沸反盈天,乌纱落地事小,怕是人头都难保啊,东林党曹溶幸灾乐祸,好!闹得好,就是要给这群外来者一个下马威,看你们怎么收拾?自己再联络几个同僚,打着为朝廷着想的旗号,慰问闹事的书生和各家富商,暗中则支持他们加把劲,大火被点燃,就让它熊熊燃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