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福建郑家(2 / 5)

钦差报上来要处理的贪官污吏名单,几乎毫无阻碍地被清流们一个个拿出来痛批,上百地方贪墨官员,被皇帝内阁文武百官杀头充军罢官,南北官场为此清明了不少,也为以后大明的改良去除了不少的障碍,算是这场救灾的意外效果。

洪承畴一连忙了十几天,脚不沾地,既要对各地灾情评估,要审核灾民数量,核实发放粮食情况,也要实地视察救灾情况,所以很忙,孔丘和毛海峰也很忙,毛海峰忙着考察南京苏州等地商贸,盘下几个店面为即将到来的,和本地富商商战做好准备,孔丘去了吴淞口等地,仔细观察上海县的情况,天津的建设一旦初步完成,这里就将是下一个建设目标,当然他们有把握从皇帝手中要到这个松江府治下最穷的县,一穷二白的上海百姓,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很快就会改变,老实巴交的上海知县不知道自己即将高升,调离这个穷县,新的上海知县穿越者已经内定了,就是宋应星的哥哥,现任应天知府宋应升,当然现在谁都不知道,连洪承畴都不知道,他只知道两个神兵首领很神秘,不是走街串巷就是去鸟不拉屎的地方晃悠,基本见不到人影,也不见他们来核实一下救灾粮食的发放,其他神兵也是三天两头不在,不是去了长江边上,东海边上,就是去了远方的淮河边上,总之看起来比他这个钦差还忙,直到有两位重要人物来访,几个神兵才聚拢。

一个重要客人是郑鸿逵字曰渐,福建副总兵郑芝龙的弟弟,此时考取了武举人,准备明年应试,参加武进士选拔,现在正好在南京,洪承畴一到南京,他就活动开了,洪承畴是内阁大臣,皇帝的红人,福建郑家都是海盗出身,平时那些文官基本都看不起他们,因此结交上朝廷大员是他们内心一直以来的渴望,钱有的是,都是私下做海贸赚来的,手下养了三万多人千余艘海船,就是地位不高,声明不显,所以用钱买通了南京官员,要求见钦差大人一面,洪承畴本来也是对这种海盗出身的不屑一顾,把拜帖扔在一边没理会,正好毛海峰回来看到拜帖上的名字,一下子来了兴趣,当即希望洪承畴抽空见他一次,洪承畴也没问什么,神兵既然有兴趣,那自有它的道理,于是吩咐安排时间见见这个武举人。

在馆驿休息的郑鸿逵听到钦差大人要见他,一下子振奋起来,像他这样身份的人要想见内阁阁老几乎比登天还难,不知道今天交了什么狗屎运,钦差大人竟然忙里偷闲要见他,肯定是自己银弹攻势起了作用,当即备下几份贵重礼物,来到南京京营驻地,拜见阁老大人,没让他等多长时间,一个门人过来请他进去,一进钦差大帐,就见几个短发短衣的古怪人在盯着他看,感觉有些不自在,抬头看见一身绯袍的大官正经危坐,知道这就是钦差的人了,赶紧躬身施礼,说福建郑鸿逵拜见钦差大人,洪承畴指了指一张椅子,请郑鸿逵坐下说话,郑鸿逵说皇上心忧天下,此次赈济天下灾民,实属尧舜之举,我福建郑家自受朝廷安抚,皇上恩典,自当为皇帝分忧,愿奉上白银五万两以为朝廷分担,说着即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递给钦差洪承畴,洪承畴接过银票,脸色顿时好看了许多,他不知道福建郑家因为半做海盗半做海洋贸易有多富有,这五万两银子对郑家来说完全是毛毛雨,几个现代人却是非常清楚,所以也是乐见钦差大人收下这份心意,洪承畴指着毛海峰孔丘介绍,这是神兵的毛提督孔提督,郑鸿逵赶忙起身施礼,说神兵卫威名早就传到了沿海一带,两次大败建奴,解了京师之围,郑家早就想结交各位大人,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真是三生有幸,孔丘毛海峰立即还礼,说福建郑家如雷贯耳,我等也是仰慕已久,天津正在建设码头海船,以后海贸这一块还希望你们郑家能多支持。

郑鸿逵一听愣了一下,他来的时候听说过神兵卫沸沸扬扬的传说,只是不清楚实力究竟有多大,这大明海洋上就他们郑家一家独大,现在神兵卫忽然要插一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