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几个月的熏陶,见识长了太多,连巡抚布政使那些忸怩作态的官话都感觉恶心,索性减少碰面的机会,直接发出一道道指令,让京营将士传达,甚至直接在那些衙门口放粮,把个河南官员完全晾在一边,这也是导致河南弹劾他的奏章不断的原因,可他不怕,只要多救活一个人,比在官场上尔虞我诈道德很多,最后索性让河南总兵陈永福全力配合,派出军队赈灾,以前有衙役做的事基本都改由士兵去做,速度快了很多,也大大减少了贪污迹象,事实上从暗里保护了一批本来有心贪污的官员,也多救活了一大批饥民,只是官员不认账,觉得这史可法不近人情,眼中没有朝廷官员,不过那么多弹劾上去,朝廷竟然毫无声息,使得他们灰头土脸,连百姓也不把他们当人看。
以部分河南军队代替官府职能,救济灾民,阴差阳错迎合了现代军队救灾模式,军队行动力强,没那么多弯弯绕,最大限度保证物资的发放,还变相保护了一大批官员,所以说古人并不是智商有问题,而是没有正确的引导,加上迷信圣人的固执,若是真要利用起来,不会比现代人差,史可法这样的书呆子都能想到变通法子,更别说其他几个社会经验丰富的大佬了,比如洪承畴杨嗣昌,就是他们一直在维护史可法放手干,才使得皇帝没有被地方官员牵着鼻子走,要是皇帝耳根子一软,再来朝令夕改,那么事情只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在内阁看来,史可法以军队代行官府救灾职能,绝对是妙着,神兵卫也大加赞赏,以前小看了这个史宪之,看来东林党也不是没有人才,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包括自己以前对军队的认知浅薄了,尤其洪承畴这样带兵的直接入阁,这都说明皇帝越来越重视武将,不是只倚重文官。
这次赈灾,神兵卫早商量好了,原则上是不设底线,什么意思就是各地需要多少就给多少,秦岭基地仓库内堆积如山的粮食需要替换,否则等变质了浪费就大了,天津的海船正在建造,一旦建好,除了海外贸易,就是大规模从安南新罗等地收购粮食,他们那里气候不同,一年可以三熟,粮食吃不完,足够出口的,另外高产作物明年会推广,所以这次赈灾可以说是不惜一切,毫无顾忌,要多少给多少,只要能多救活人,钱粮不算什么。
开始史可法不知道神兵卫的原则,以为就那么一百多万石粮食,所以一路上精打细算,惩处贪官,哪知道半路上接到内阁寄来的神兵卫书信,让他放开手脚,不要有顾虑,粮食要多少有多少,神兵卫托底,他大吃一惊,知道神兵卫是富豪,但豪横成这样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疑惑的不光是他史可法,其实整个大明朝廷都被神兵卫后面的信函惊住了,要多少有多少,这口气连皇帝卖了自己都不敢这么大,又不敢不信,所以把这封信快马送来给钦差大人,要他看着办,整个河北河南湖北短短十几日,已经发下去近七十万石,还嫌速度不够快,他有些犹豫,要是神兵卫手里没那么多粮食怎么办?
还好,没让他等多久,仅仅几天黄河边传来了消息,神兵卫民政处的小王押着五十多万石粮食来河南了,这个小王就是原来美团跑腿的,这次派他来,主要是基地当兵的几乎都抽光了,实在缺乏人押运,只能委托民政处执行,另外再派二十名民兵和近三千新军淘汰下来的古代老兵押送,别小看这三千老兵,可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当然都是冷兵器,钢盔板甲护腿护臂陌刀唐刀钢枪马刀什么的,每人还给了一枚手榴弹,这样的武装,即使遇见几万流寇都无惧。
小王的到来让史可法感到莫大助力,自己单打独斗真的力不从心,各省没有一个省心的官员,提拨了几十个算是清廉的官员,总还是问题百出,关键是这些省受小冰河气候影响,太多年没有营养下去了,一见粮食等于猫见了老鼠,防不胜防,所以小王一来,他一颗忧心天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五十万石,加上河南已经发放下去的,马上就快百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