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明最后的底牌,绝不能随便交给别人,崇祯虽然刚愎自用,但孰重孰轻还是分得清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不会调动这些干臣的,在他内心隐隐觉得即使自己死社稷,也要为太子留下复兴的资本,因此满朝文武的湉噪根本影响不到他,现在他思量的是如何召见神兵卫首领,看他们能不能为西北开出良方来。
原先张献忠等部与官军数次交锋,各有胜负,一步步压缩流寇空间,看起来形势不坏,可官军多年以来习惯面对面拼消耗,忽略了对方多年的游击习性,造成数次剿而不灭的局面,现在又是如此,张献忠突围而出,以前所有的安排前功尽弃,靡费了朝廷粮饷,这样下去必然引得各处流寇群起,最后官军首尾难顾,就像高师成说的那样,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好不容易有所好转的财政瞬间就会被掏空,连大明江山都岌岌可危,此时听取神兵卫神仙的意见尤为重要,这也是宫内所有人内心的想法,只是皇帝在迟疑,都是面子上的事,谁也不敢在皇帝烦恼的时候触了逆鳞,至于宫外那些腐朽的胡言乱语,还真没人当回事。
当值班太监气喘吁吁神情兴奋地跑进殿内,报告崇祯说神兵卫数位大人在殿外要求陛见的时候,王承恩明显看到皇帝多日紧锁的愁眉迅速舒展开来,脸色潮红,激动的表情一览无余,他和所有人知道,真正的救星终于来了,所有人内心都长舒了一口气,神兵卫没有因为皇帝的任性怄气,光这份急社稷之所急就显示出他们的大度,也表示他们是真的在为大明尽心尽力。
“快,快快有请”皇帝终于说出了殿内所有人想说的话,刘宇亮薛国观等人紧绷的脸一下子放松了很多,连本兵陈新甲也显出了期盼神情,神兵卫首领来一定是有所建议,而且肯定比满朝文武靠谱得多,有他们在大明不会盲人摸象般手足无措,更不会病急乱投医,谁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救命菩萨般的感觉,好像天生就该如此一般。
这次来的除了陆文夫高师成外,还有陈伟峰范小武,四位伯爷全到齐了,可以说神兵卫对这次陛见非常重视,殿内几个皇帝的股肱都站起来施礼,表示对几位伯爷的欢迎,皇帝也站起了身,微笑着指着几个太监迅速摆好的座位,请几位免礼就坐,陈伟峰陆文夫也不矫情,拱手施礼后一坐下,没等皇帝开口寒暄,即开门见山说道“陛下,我等此来,是为了西北局势,若陛下允许,我等准备出兵助战,至于方略等会会详说,我等还有一个小小要求,还望陛下恩准”崇祯听到神兵卫准备出兵助战,已经很欣慰,于是回到“不知几位卿家是何要求,若是所需钱粮等必然按价照付,不会亏了你等”陈伟峰笑了笑“非也,此次出兵神兵卫分文不取,只是希望陛下让孙传庭统领西北军事,杨大人固然对朝廷忠心耿耿,但终究是文人,对于战场灵机应变缺乏些许经验,不如让他回朝辅佐陛下,由久经战事的孙伯雅全权指挥更合适些,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崇祯在思索,刚罢官不久的孙传庭自己是怪他没有看好张献忠李自成等,造成今天的局面孙传庭难辞其咎,如今再起复,内心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孙传庭牛脾气很难改,跟神兵卫走得那么近,甚至为他专门在秦地训练一批新军,让他统领西北,万一将来无法制约,又该如何是好?一旁的陈新甲和杨嗣昌是至交,当初杨嗣昌主和提议他是举双手赞成的,现在神兵卫提出要替换杨嗣昌,他觉得不好。因为孙传庭和卢象升一样都是骨子里不服输的主战派,若是让他一统西北,加上洪承畴这个两面派管着宁锦防线,皇庄新军在卢象升那里,天下军队全在这些原先不对付的手里,那他们这些主和派必然式微,很快就会退出中枢,回家养老,因此他马上站出来反对,说杨嗣昌大人战略布置没错,多次奏效,只要朝廷加大支持,加上神兵卫相助,必然能凯歌高奏,况且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此时若是把杨大人召回,恐怕会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