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都有气无力的,皇太极咳嗽了一声,望着满朝躲闪的眼光,冷冷地问道“如今南朝断我补给,蒙古又离心背德,内部青黄不接,大清库存只能支持一年半载,各位可有好办法?可解今日危局?”
谁也没出声,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光朝鲜那边杀了多少人才勉强运来几十万粮草,蒙古也是一催再催才零零落落赶些牛羊过来,大清现在大宗粮道被堵,内部能种田产粮的汉人被清洗太多,要想恢复元气,发展壮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除非孤注一掷与明朝决战,或者明朝内乱,或者干脆称臣,否则都只有两个字:不妙!谁都不是傻子,眼前这难关,就要看皇太极的造化了
多尔衮等人心里也是五味杂成,奄奄一息的明朝有了外来助力,而且都是钢铁怪兽,自己当初亏了见机得快没有用强,若是真不知好歹往上冲,怕是凶多吉少,今天这局面保存好自己的实力才是王道,今后怎么办,我哪知道怎么办?得看你皇太极了,你是皇帝,得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啊。
皇太极目光看向了范文程,这里最足智多谋的汉人奴才,范文程知道自己躲不过,索性站出来回到“皇上,现在崇祯得到外来军队帮助,我大清又新败,需要休养生息,不能擅动干戈,臣这几天日思夜想,认为不如写信给明朝皇帝议和,一来可以试探明朝的反应,二来为大清争取时间,三来可以麻痹和挑起内部战和之争,总之可以故意示弱于明朝小皇帝,当然要提一些条件,比如互开边市,或者直接要粮铁金银等物,待大清彻底了解外来强敌实情,指定对策之后再相机行事”范文程一说完,阿济格第一个跳了出来,“你个汉人奴才,你是让我大清投降明狗,我早看出你有二心,大清元气尚在,谁敢言降,老子斩了他!”接着尼堪等人也跳了出来,指着范文程破口大骂,差点就要动手,范文程左躲右闪说他的意思绝非投降,而是缓兵之计,可众多大清贵族听不进,认为他就是要投降明朝,只有皇太极清楚,如今局面范文程说得是最好的办法,以前多次用过,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朕还没死呢,让范卿把话说完”
范文程如蒙大赦,知道皇太极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宁锦方面多次试探不见动静,亦未见外来强敌乘胜追击,只有两种解释,或者外来军队和明朝并不融洽,不愿全力支持,或者外来之敌需要补给,有短处,不能扩大战果,这点臣多次问过正红镶红镶白旗诸位将领,他们说那些钢铁怪兽并不追赶,很多还停留原处不动,必然是无力再战,今我等示弱,必成,彼要休整,我亦要休整,而去年新降流寇张献忠等人必不会真心诚服明朝,只待他日张献忠李自成再反,崇祯首尾难顾,我大清即可乘乱出兵,扫清中原,此时只要静候其变即可,万不可因小失大,惹得崇祯全力对付大清,望各位王爷贝勒明察”
一席话皇太极很受用,说的太对了,他每每用假议和手段诱惑崇祯,而且总有收获,屡试不爽,明朝内部战与和泾渭分明,互相攻击,连袁崇焕都被凌迟了,这次再来故伎重演,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并乘这时间彻底摸清外来军队底细,把自家内部稳定住,整军备战,一旦明朝内部流寇东山再起,那才是大清最好的机会。
皇太极分别看了看代善,巴布海,赖慕布等人,把眼睛定在多尔衮身上,“十四弟一言不发,想来有不同想法?”众人眼光都看向多尔衮,他是实力最强的亲王,他支持不支持才是关键,这里代善肯定是支持皇太极的,豪格多铎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巴布海等唯唯诺诺,岳托杜度死翘翘,也就多尔衮可以和皇太极扳手腕,因此他的意见举足轻重,多尔衮出班点了点头,“范大夫说得很对,张献忠必反,李自成必再起,皇上可以开个高价,看看崇祯的反应,若是犹豫不决,则说明外来人与明朝并不齐心,若是坚决不同意,则需要加紧提防,可命各地驻军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