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津四——鼠疫(3 / 5)

过灭鼠和将死人火化深埋倒是可以的,军队里士兵每天都要死人,大多数都是混口饭吃来的,甚至连真实姓名都不知道,更没有亲属什么的闹事,以前死了就是随意往哪一扔了事,现在得多费点时间来处理,又听说神兵有神药,所有人立即振奋起来,大家都知道瘟疫一起来,死得人不要太多,如今竟然有神药,那岂不是说没有后顾之忧于是纷纷请杨大人去和神兵商量,可否给他们一些神药,多少钱都可以,杨嗣昌只得安抚众人,说一定会去协商,希望大家先稍安勿躁,看好自己得一亩三分地,别被瘟疫传染了,众人才各自回营准备。

几天过去了,先遣团在检疫检查过程中又发现了两例鼠疫感染者,是河北那边的,证明传染的范围很广,以前自己没有发现多半是不接触当地人,和一些天生运气使然,现在看来问题很严重,整个大明北方若不加以遏制,势必成为燎原之势,最后一定会影响到基地和塘沽口岸的安全,只是大明的统治者还未意识到危机,如何让大明统治者接受穿越者的意见,就需要象杨嗣昌曹化淳刘宇亮卢象升孙传庭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去重视,否则大难临头,中华民族将会损失惨重,历史书上说北方几乎因为瘟疫下降了一半人口,不知道他们的到来是否能改变这种命运?

营地的哨兵加强了,面容严肃,进出都需要认真检查,所有现代人都明白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局面,得动员一切力量投入这场抗役战争,检疫营并没有完全建成,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对人员检查消毒,那些流民的衣物几乎可以说比垃圾还垃圾,需要扔掉,但先遣团没有那么多布料或者服装,大面积清扫场地的扫帚,没有,一切需要消毒,带的医用来苏水太少,光营地消毒都不够,什么都缺,怎么办?

开会研究,先遣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需要群策群力,陆文夫认为消毒水不够,可以用肥皂水代替,但营地的生活用肥皂粉也不多,得节约,不是光先遣团营地的消毒问题,更多的要考虑天津以及其他地方,这个消毒量就太大了,医疗队认为可以用海水代替,大家认为可行,只是近海海水盐度不高,需要再增加些盐,这样就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大量的盐只有京城有,要那些大明官僚同意。装海水的器具缺少,最好当然是洒水车,这里没有,得用人力用水桶,塑料的铁皮的水桶太少,起不到多少作用,还是孔丘想出了办法,我们不是在砍伐树木做木工吗?可以召集所有木匠该做木桶,用木桶装海水,这方法所有人认为是目前行得通的。大量流民衣物需要更换,缺少现成的,也要买,那就只有京城了。扫帚缺少,也得因地制宜,汪大元认为可以用树枝困扎做扫帚,大家觉得行,于是整个会议决定,由高师成负责和大明官僚沟通去京城采购大量衣物和盐,由孔丘组织木匠赶做木桶并装运海水消毒,由汪大元组织流民做扫帚并清扫各处垃圾,范小武负责营地及周围的戒严检查,陆文夫负责建设隔离营和流民的安置,陈伟峰负责火葬土葬和流民垃圾的销毁,医疗队的顾松队长负责所有的医疗,检疫防疫工作。

首先高师成找到了曹化淳和高启潜,和他们说明需要去京城购买衣物和盐,石灰什么的,两个大太监没问为什么,人家有钱,爱干啥干啥,再说这些东西都是平常东西,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当即写了封信让个小太监带上跟着去,又找到了杨嗣昌,和他长谈了防疫的重要性,杨嗣昌虽然半懂不懂,但瘟疫的严重性也是明白的,于是派家人持自己名牌一同去京城。又找了杨廷麟,希望他按照先遣团的办法对整个天津城做出安排,杨廷麟满口答应,他是地方官,要是瘟疫蔓延,人都死光了,那他这个知府就到头了,他可不想上任几天就完蛋,所以表示会积极配合,当然他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有用没用,只是出于对神兵的信任而已。

高师成回营地调了五辆卡车,带着两个大明的太监和家人迅速赶往京城,先遣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