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已冲入守敌大寨之中,陶升又令灭火灭烟。
马超自从兰州回来,又有多日没上战场厮杀了。自打给马超配上马镫后,马超在马背上更是行动自如,战马飞驰如履平地,出枪放箭更是轻松,甚至把敌将擒拿过来都轻松平常了。听到陶升出击的命令后,如同久锁笼中的老虎出笼一般,瞬间就冲了出去,一杆大枪左刺右挑,很快就杀出来一条血路,只见尸体不停的倒在他的马后,一直冲入到中军杨合的大旗下。
杨合见一骑从烟雾中杀出,如同魔鬼般冲了过来,急令放箭,亲兵刚射出第一轮箭,马超拨打着箭矢已到了跟前,大枪横扫,当即倒地四五个士兵。有三个骑兵见马超勇武,一起围了上来,成左中右围攻马超。马超催马直冲左侧,一枪将左边的大汉挑翻,回手用大枪的枪柄尾刺将当中的大汉捅落马下,右边的大汉一愣,被冲上来的马信一枪刺落。马超不停,直冲到大旗下,杨合大怒挥枪冲了扑了上来,马超与杨合两枪一拨,战马刚一错蹬,杨合还没转身过来,马超侧身就是一回马枪,将杨合刺落于马下,亲兵马晶上来又补了一枪。马超在前面如同杀人机器一般,后面波涛般冲上来的靖勇军士兵高喊着:“杨合已死,投降不杀!”在靖勇军的追杀下,守敌被杀的落花流水,纷纷投降的投降,乱跑的乱跑,杨合的营寨很快就被陶升和马超占领了。陶升一边留下副将邓迅打扫战场,安置伤员,一边派人向马宇报告,随即和马超迅速赶往洋县。
。。
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是古代,特别是汉、唐朝代以来,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全长约1000里。子午道与子午谷的得名,是因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的走向基本取南北方向有关。古代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南北走向的大道就被称为子午道。但就子午道全线而言,并非正南正北,而是由长安到秦岭正脊就稍折西南,其后又转为由东南向西北,最后一段基本上转为东西方向。但据《汉书》和《资治通鉴》:“莽以皇后有司孙瑞,通子午道”。说明通子午道与皇后有子孙瑞是有重大关系的。因为皇后有子孙瑞,故而才通子午道。“时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也。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牝,故火为水妃,今通子午以协之”。子午道历代都有修缮和线路变化。东汉及唐时期,均曾一度成为国家驿道。汉高祖刘邦去汉中,派张良烧了子午栈道之后,到汉平帝元始五年时,王莽下令修凿子午道,并设置子午关。此后,子午道经常被以关中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进攻汉中、安康以至四川、湖北等地的通道。也经常被以南方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攻打北方长安的通道。唐代对子午道不断修治,行人日增。唐代诗人杨凝在《送客人蜀》诗中云:“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说明客人是由子午道入蜀。唐代名僧玄奘也是由子午道入汉中去四川的。天宝年间又置驿,主要是因杨贵妃嗜吃鲜荔枝,荔枝产于四川涪州,因而开辟“荔枝道”由涪州经镇巴、西乡、南子午镇沿汉子午道新路运往长安。荔枝娇嫩,不易保鲜,故在荔枝收获季节,驿马飞驰急运,诗圣杜甫即有“奔腾献荔枝”之句。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名句。此为子午道的最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荔枝道逐渐衰落,而行旅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