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把城外部队全部撤回。辽阳成为孤城,壕沟战的消耗,已经不是建虏所能承受的代价。
“做好将城门彻底堵死的准备,随时能够执行。”豪格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把死守城池当成了唯一的选择,不再期望于出城反击,或是弃城而逃。
全无退路之下,守城的建虏便能爆发出决死一战的勇气。豪格的决定,得到了奴酋们的全体同意。
“与城池共存亡,现在已经不必再想别的。”豪格扫视着众将,沉声说道:“城内的防火措施,还要再加强。只要粮草物资充足,才能长期坚守。”
众将躬身领命,按照豪格分派的防区,各自下去安排布置。
“终于还是到了孤城死战的时候。”屋内只剩下了豪格一人,他坐进椅子,腰背不再坚挺,无力感充满了全身。
…………………
京师,皇宫。
崇祯继续在勤勉地工作,引导着大明向着越来越衰亡的深渊坚定迈进。
放下一本奏疏,崇祯靠进龙椅,微闭着眼睛,轻揉着太阳穴,显出了疲惫之色。
王承恩知机地呈上参汤,并关切地劝道:“皇爷,您该就寝啦,明天再处理公务吧!”
崇祯接过参汤喝了两口,摇头道:“明天还有明天的公务,不能拖延,越压越多啊!”
王承恩苦笑了一声,也不再劝说,躬身在旁侍立。
崇祯一边休息,一边随意地问道:“东江军已经发动数日,也该有战报呈上了?”
东江军发动大决战,毛文龙便呈上奏疏。当然不能说是为了欺骗建虏,也把朝廷蒙在鼓里。
战机成熟,临机决断。就这八个字,足以令朝廷无话可说,令皇帝感到高兴喜悦。
本来平辽就已经提前到了今年秋收之后,现在又提前了月余时间,可见东江军并不是大言欺骗,是真的在践行对皇帝的承诺。
果然,崇祯龙颜大悦,立刻下旨,命登来巡抚孙元化全力供应东江军所需,又拔调了一批粮草物资,上千匹战马,以示嘉慰。
激励拿出来了,崇祯的急性子毛病又犯了,左盼右盼,就等着胜利的捷报。
王承恩委婉地答道:“想必是还未有战果,或者是捷报正在路上,应该很快就会送到。”
崇祯微微颌首,说道:“希望东江军能不负朕望,今年便能平辽灭虏,明年的辽东便能太平无事。”
王承恩想了想,陪着笑说道:“皇爷英明,今年的辽东不也是太平无事?奴婢看来,万岁全力支持,且不吝封侯之赏。东江军以平辽报君恩,那是肯定的。”
今年确实很消停,这是指辽东而言。建虏被东江军完全压制,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
崇祯除了尽力调拔物资,满足东江军的需求外,还真的没听到什么坏消息。
尽管农民起义军让他糟心,但他依然认为拿着锄头造反的老百姓,只要认真对付,不会成为心腹大患。
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也为了能节省下巨额的辽饷,崇祯比东江镇更加迫切地希望平辽成功。
所以,东江军的提前行动,给崇祯带来的只有惊喜和赞赏。
听着王承恩的恭维,崇祯微微一笑,矜持地说道:“赏罚分明,才能激励士气。若平辽成功,晋爵封侯,朕不吝啬。”
平辽灭虏,不仅关系到大明兴衰,更是崇祯作为明君最好的证明。三朝未靖,在他手中结束,难道称不上英明神武,难道比不过三大征的万历老爷爷?
停顿了一下,崇祯又补充道:“有东江军这百战雄师,何愁插部不灭,何愁民乱不平?”
最凶悍的建虏都能扫灭,被建虏打得西窜的虎墩兔,也不在话下。那些造反的泥腿子,就更不是对手了。
尽管对于东江军的忌惮还在,但两害两权取其轻,崇祯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