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方公公转播战争(1 / 2)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213 字 2023-01-23

方正化赶到前方,见到郭大靖时,果然是带着埋怨的口气。因为,在他得到的消息中,总攻将是一个月之后,秋收完毕才会开始的。

“兵不厌诈,这一点还请公公谅解。”郭大靖对此倒不介意,或者说他并不把方正化看在眼里,微笑着解释道:“对朝廷也是一样的奏报,建虏获得假情报才是肯定的。”

这有点贬损大明的防谍保密工作,别看什么锦衣卫、东厂听起来吓人,但在对建虏的情报工作上,却狗屁不是。

反观东江军,由于军队在前,百姓在后,建虏想获得情报十分不易。甚至于,派进来的大多数谍子,都无法再与外面建立联系。

方正化对此倒是无话可说,事实如此嘛,他只能是无奈地解释道:“入关的道路甚多,又有通夷的蒙古诸部,实在是难以防范。”

郭大靖也不想就此事深究,既然方正化已经认同了解释,那就算是没事儿了。他指挥打仗,方公公负责及时奏报,各安其事吧!

但对于大明内部的腐败渎职,郭大靖早已看得清楚明白。不仅仅是什么通夷的蒙古诸部,最致命的还是大明的文官武将。

特别是边关的守将,比如张家口、大同等地,皇商八大家那些汉奸历史上是怎么向建虏走私战略物资的,没有守关军队的配合,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大明从上到下,文官贪婪爱财,武将贪生怕死,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到见怪不怪的程度。

这样的腐朽,遍地都是宗藩、文官、士绅这样的蛀虫。即便没有农民大起义,没有建虏作乱辽东,也是末世景象,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

“今天的进攻就到这啦?”方正化瞭望着已被占领的城外阵地,以及被大炮轰击得城垣残破的鞍山驿,觉得自己来得还不晚。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就等着方公公到来,明日才攻破敌城,痛歼建虏。”

方正化嘎嘎地笑了起来,手抚在胸前,还真是以为自己不来,这城难以快速攻破。或者说,他是朝廷的代表,东江军将士都要在他面前争着表现似的。

其实,不管是郭大靖,还是其他的东江军,对于朝廷,或者皇帝,并没有多少的忠诚,更别说是感恩了。

这是历次遭到打压、歧视,甚至是漠视后,产生的本能心理。放眼大明,其他明军恐怕还不如东江军。

至少,在郭大靖的百般筹措之下,东江军没有发生太过悲惨的情况。

反观其他军镇的明军,很多人已经加入农民军,向着腐朽的大明,向着克扣他们粮饷的朝廷,反戈一击。

“杂家准备获胜一仗,或攻取一城,便派人急奏朝廷,让皇爷心安,为东江将士表功。”方正化看向郭大靖,颇有些得意,为自己的这个创意。

郭大靖假作思索,展颜拱手道:“方公公此议极好。让万岁知晓我军作战之艰辛,将士之勇勐无畏,以及为国报效之心。”

方正化得到赞同,又是嘎嘎一笑,说道:“杂家正是此意。平辽灭虏,在大明亦是数得上的大事,岂能不声不响,漠漠无闻?”

停顿了一下,他又感慨地补充道:“军兴十几年,终于到了要结束的时候。心腹大患既除,军民又能安享太平了。”

郭大靖点头称是,心内却是不以为然。

什么太平,恐怕也只局限于平定建虏的辽东,以及象是半脱离大明的江南等地。这还不是很确定,农民起义军的流动作战,很可能还会波及到湖广和四川。

战争是进步,也是荡涤的自新过程。郭大靖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只能是这样来安慰自己。

多死些士绅豪富和地主,更有那些蛀虫般的宗藩,对大明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打来打去,死伤的都是大明子民,都是汉人,这让郭大靖既无奈,又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