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走后,郭大靖才拿出书信,满脸温和地展开阅看。
家书抵万金,虽然有些夸张,但对于郭大靖来说,却是难得的心灵上的放松和愉悦。
藤野英在信中絮絮地讲述着家里的大事小情,重点毫不例外是在女儿身上。什么会爬了,一逗就咯咯笑个不停,又长胖了等等。
这丫头,越来越取代了自己在藤野英心中的位置,郭大靖心中愉悦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吃味。关心自己的话语不多,全是孩子的事情。
看来,女人作了母亲,大概都是这个样子。郭大靖无奈地表示理解,自己安慰着自己。
…………………
虽然还未到播种的季节,但春耕已经在东江镇地盘开始。
因为大牲畜还不是很充足,能买得起的百姓还是少数,只能是官府组织,统筹使用,由南至北,逐个地区地开始翻地劳作。
先是金州,再向东在沿海地区扩展,最后则是向北,大片的土地基本都不会落下。
随着海冰的消融,数万辽镇军民和大量移民不断涌入,被分配到辽东辽南,立刻投入到这热火朝天又充满希望的劳作当中。
为了保证春耕播种,辽镇的两万官兵暂时没有编入军队,而是成为劳作的主力。
当然,他们也不是白白地劳动,按照家人的多少,以及认领田地的数量,他们也是在为自家耕种。
一个个村屯住进了居民,改变着辽东的萧条和荒芜。很多百姓住得简陋,但这是暂时的,春耕过后,他们才有精力去改造房屋。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们都知道此时不能偷懒,那可是关系到一年的收成,能否吃饱肚皮的大事。
荒地还冒着缕缕青烟,杂草、灌木已经化为了灰烬,在翻地后,将成为作物生长的养分,使作物的长势更好。
高嘉亮柱着锄头,深吸着弥漫着焦糊和烟火味道的空气,咧着大嘴,露出畅快的笑容。
这一大片田地,便是分给他家的,足有三十亩。现在烧荒完毕,只等着官府的耕牛或马匹到位,犁开翻土,就能进行耕种播种了。
「她爹,该回去吃饭了。」妻子从田地那边走过来招呼着,身后还跟着蹦蹦跳跳的小丫头。
高嘉亮大声应着,扛起锄头走过去,和妻女一起向村子方向走去。
「不知道官府的牛马啥时能到?」妻子有些担心地说道:「要不,咱们先自己犁一些?」
高嘉亮想了想,说道:「村上有那种脚踏犁,咱们先借来用用,先把咱家能随便种的几亩犁出来。」
为了保证总收成,这三十亩田地种什么作物,官府也是有规定的。土豆、玉米、黑麦,就这三样儿。
但在规定的同时,也给百姓留了一定的余地,也就是十分之一的田地可以自由耕种。
毕竟,那时候的农民都是自种自吃,象每家都有的菜园子,人们可没有买菜吃的习惯。
除了蔬菜,农民还可以种些油料作物,官府建议的是花生。有很多百姓会种向日葵,都是为了生活更加方便。
高嘉亮已经打算好了,三亩自由地分别种上蔬菜、花生、土豆。秋收之后,光是这一亩土豆,也够全家吃上两三个月。
而妻子的担心也不是多余,好不容易有了自家的田地,能不能保证温饱,全看这一年的收成。
官府虽然答应会组织耕牛马区,为百姓们翻地犁地,可万一出了意外呢
,临到头再误了农时,后悔都来不及。
新村子还没有分配公共的耕牛,只有十几副脚踏犁,算是应急之用。夫妻两个辛苦点,一天也能犁个一亩半亩的。
「咱们受点累,把今年弄好。」妻子伸手牵过女儿,对丈夫缓缓说道:「积攒下家底,明年就能轻松不少。」
高嘉亮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