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正在挖。”
“好。”郭大靖拿过一张条子,盖上自己的印信,递给了王老憨,“去郑大人那里领粮吧!”
王老憨脸上闪过喜色,上前双手接过,道谢后转身离去。
接下来是工坊的管事儿冯章进来汇报,用短弓改造的弩已有百张,抛石车十六架,各种型号的地雷四百六十余颗。
已经半个多月了,这样的生产制造数量其实并不能让郭大靖满意。
但规章制度实施不久,招募的人手也有熟练过程,他还是多加夸奖,并如数拔发了粮食。
终于能清静一会儿啦,郭大靖轻抚着额头,看着自己记录的数据,虽然字写得不堪入目,但重点不是这个。
军户制也有好处啊,那就是自己说啥就是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阻力很小很小。
郭大靖发出的感慨不是假的,就比如种植土豆和黑麦,要是老百姓自家的土地,恐怕要多费口舌,讲解种植的好处,老百姓还要将信将疑,顾虑重重。
现在好了,只有王老憨吭哧着表示了担忧,郭大靖也没多费唾沫,告诉他没有问题,这事就算成了。
岛主就是土皇帝,朝廷又没派地方官员,自然是郭大靖军民一起管,权力老大老大滴。
至于练兵,郭大靖并没有投入主要精力。下面军官执行命令,刘奇士和藤野正等人负责监督,他也很放心。
空间内的火枪全部取出,偷偷放进了仓库,再加上援朝之战结束,又从郑凤寿、崔孝一等朝鲜义兵将领手中买到的一百余枝,火枪兵已经扩充到了四百。
等到弩弓制造完成,郭大靖准备组建起一支两千余人的新式部队。四百火枪手,五百弩兵,八百刀盾长枪兵,两百火力支援兵,一百骑兵。
不是不能再扩充,而是盔甲就那么多,岛上的财力物力也支撑不了太多脱产的军队。
这还是要等朝廷重新核验完,才能发饷的数量。按照原来的编制,郭大靖还要自掏腰包,给多出的五百兵发粮饷呢!
即便是自己花钱养兵,郭大靖也不在乎,正计划着登上陆地,建立据点,方便收拢逃出建虏统治的辽民百姓。
房门没被敲响,却有人走了进来。
郭大靖垂着头,翻了下眼睛,再抬头时,已是一副微笑的脸,迎接着淡然飘来的香风。
藤野英既不施礼,也不称呼,径直走过来,把手中的文件一递,说道:“统计好了,大概是六千七百多人。”
“辛苦了。”郭大靖伸手向旁边的椅子示意了一下,便拿起统计资料看了起来。
藤野英不客气地坐下,又掏出小镜子,左右端详,整理妆容。
臭美!郭大靖只是眼角余光一扫,就又转到了文件上。
既然要全民皆兵,平常就要加以训练,哪怕强度不够,只能抽空闲时间,也比塞把武器就拉上战场要强。
郭大靖要干得更加彻底,连女人都算上,能劳作的、适龄的,都要参加军事训练,编进民兵这种组织。
当然,能成为民兵也是要多领些粮食,或者发点银钱的。对于调动百姓的积极性,郭大靖更偏向于后世的物质激励,而不是空口白话。
六千七百人,每人每月多给一升粮,或者给几分银子……
郭大靖看着藤野英最后算出的数字,沉吟着,衡量着,手指轻轻在桌上叩击,目光不觉移到了藤野英的脸上。
洗去不知道涂的什么怪东西,藤野英的肤色也不是很白,且五官恐怕也不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
但在郭大靖看来,凭他在网络上阅美无数的经验。藤野英的五官,包括眼睛、鼻子和嘴巴都有典型的西欧之美,很象后世的一位韩国女星。
嗯,这家伙的妈妈就是朝鲜人,也难怪。
藤野英挑了下眉毛,大眼睛眨巴眨巴,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