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呢?只要心中生出畏惧,敌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而且,敌人已经跑了,费力去寻找并毁掉陷阱,对于建虏来说,毫无意义。
建虏遭此一挫,伤亡虽是不大,可对士气的打击却很沉重。当然,他们也提高了警惕,放慢了速度,继续向着义州行进。
而两三里地外的山林深处,袭击者不断地返回,聚合在背风处的营地,围着火堆取暖商议。
仗义每多屠狗辈,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华夏,也适用于很多国家和民族。
在国家危难,或是家园遭到战火荼毒的时候,奋起抗争的,多是底层的军官、士兵,或者是普通百姓。
而那些“肉食者”,包括封建君主和大臣,以及富豪士绅,却少有那份血性。
建虏攻朝,所过之处滥行攻城掠地、滥行杀戮,朝鲜官军也是节节败退。但抵抗建虏的义兵武装却不断涌现,并且有越来越活跃的趋势。
义州有郑凤寿、白宗男;龙冈有黄山立等十八勇士;铁山有金砺器,慈山有林豹变,龙川有金佑、张遴及李忠杰兄弟等,毛罗山有洪龙海、闵灠等组织的自募军;宣川剑山、定州慈圣山等地也有义兵固守。
定州还有金良彦组成的“复仇军”,招募在深河之战中战死者家属五百余人协助防守安州;平壤有前判官金峻德、幼学李起业、金克念、文科直赴李愈、幼学金载价等士绅组织的义兵,等等。
其中,许多朝鲜义兵队伍利用熟悉地形地势的优势,与建虏周旋,不断骚扰袭击,差不多都成功保卫了家乡,甚至取得不俗的战绩。
只是最后,由于朝鲜统治阶层的懦弱怕死,与建虏屈辱议和,义兵也未从根本上扭转战局。
而这支刚刚袭击建虏大队的义兵,便是郑凤寿所招募统率的。人数只有数百,其中就有从义州突围而出的崔梦亮、李荩、藤野正等人,以及百多火枪兵。
要说这个郑凤寿,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他原为武将,还曾在壬辰战争中立过战功。
这样算起来,郑凤寿已是四五十岁。这样的年纪,行事稳重通常是不奇怪的。
而郑凤寿也是如此,他把易守难攻的龙骨山城作为根据,只带数百精锐在义州城附近伺机袭击建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