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换成了原南京吏部尚书王象春。
户部尚书换成了原南京户部尚书毕自严。
兵部尚书换成了原南京工部尚书卢象升。
工部尚书换成了原詹事府詹事毕懋康。
刑部尚书换成了原南京刑部尚书熊明遇。
还有六部侍郎和郎中,都察院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五寺正卿和少卿等等,几乎全部换成了原南京官员。
泰昌直接来了个两京合一,用南京六部和都察院高层填补了京城六部、五寺、都察院等等衙门所有中上层。
这样一来,就不会存在因为不熟悉相关事务而造成各种失误的可能性了,毕竟,南京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从京城退下去的,而且南京六部从职责上来说和京城六部差不多,只是权力没京城六部大而已。
当然,这么换也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南京官员年纪基本偏大,差不多都要到致仕的年纪了。
不过,也没多大关系,只要他们再撑个几年,把从政的经验交给新科进士和文理院出来的举人,他们就可以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