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比解决要容易得多。
就像破坏往往比建设要简单的多。
以前秦元清写的论文,思维逻辑紧密,论文非常的详细,博士生就看得懂,甚至很多研究生都能看完,虽说论文边幅都比较长,但是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风格,比较看起来不会吃力。哪怕有一些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在学术报告会的时候,得到秦元清的解答,往往是很顺利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和热烈掌声。
可是现在这篇关于《准黎曼猜想的证明》,是佩雷尔曼操刀的,充满着佩雷尔曼的风格,整篇论文的边幅连秦元清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自然是极度烧脑,大家很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这自然是大家潜意识认为的存在着漏洞或者根本性逻辑错误。
现在舒尔茨,只不过是年轻气盛,忍不住抢先提问,所以大家都想看看,佩雷尔曼是怎么回答的。
一旦学术报告会对于一些提问的问题没能回答得上来,那么报告会后必须进行重新审视,进行回答,不然的话数学界也不敢承认论文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