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规范银行业(3 / 4)

民间的影响。

至此,规定借贷的利息不得高于九出十三归这个标准。

往后历朝历代也都以这样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借贷这个行为。

也就是说民间的借贷最高只能到九出十三归,这个行列如果高于这个水准的话,那就要受到官府衙门的惩罚。

不过说出来可能大家不相信,在借贷这一行,做的最出色的反倒不是那些有钱的附身土豪们。

而是大家看上去清心寡欲的寺庙和尚。

尤其是在历朝历代统治者信佛,崇尚佛道昌盛的情况之下,越是明显。

那些和尚们嘴上吃斋念佛,但是背地里却在喝着老百姓的血,他们自己有着大量的产业不说,还对外放出贷款。

表面上好像在施粥救济老百姓,但其实给老百姓的利息是非常高额的。

甚至于双倍奉还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而老百姓自然是还不上这些债务,如果不能买卖儿女来还债的话,就只能把家里的田亩和房产抵押给寺庙的和尚。

即便是明朝时代,最大的民间放贷组织机构,依然是寺庙里面的和尚。

不过经过前面几代皇帝的整治之后,现在寺庙的放贷情况已经收敛了不少了。

而朱启的银行对于借贷行业来说,必然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朱启设置的利率将会远远低于9出十三归这个利率。

不仅如此,也不再是只要拿着财产过来抵押,就能够给予放贷借贷的时代了。

而是要详细的评估他的个人信用,以及家庭财产等等多方面的情况,再决定借不借钱。

反正借贷这种事情一定要规范起来,谨慎起来。

而民间的借贷行为也需要用法律法规去严格约束,不然最后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说白了,这年头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谁又愿意去外面借钱呢。

即便是现代的享乐主义盛行的时候,年轻人们借钱也是因为手头上没钱,才会去超前消费啊。

如果有钱的富二代,你看他们谁没事借一大堆的钱去花费呢。

自己父母都随手给个几亿上百亿的给他们了。

而朱启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制度上面确保那些老百姓们不会因为借贷而导致家庭贫困。

能够想办法解决的事情,尽量不去借钱。

可能有些人要说了,借贷可是有利于刺激经济的行为,为什么朱启要搞得这么保守呢?

说白了借贷确实可以刺激经济行为,但你要看在什么时代呀。

在现代这种快节奏有钱就能生钱的时代,通过借贷获得高额的本钱,然后来获取利润,确实是可行的。

但是在明朝这时候,你有钱可不一定就能够做到钱生钱。

毕竟金融游戏会玩的人不是很多,大部分的人借些钱也只是为了度过眼前的难关。

说借贷这种事情,大部分还是普通老百姓在干的,有钱人真的不会去碰。

而想要开展借贷的业务,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

按照朱启现在的估计,恐怕也得等到两三年之后才能推出借贷的业务了。

而且借贷业务也不能一开始,就在全国进行推广。

起码也得在一些类似于应天府,这样的省会城市进行试点。

才能够渐渐地往下推广,而借贷业务也绝对不能去乡镇。

必须要固定在某几个大城市的范围之内,因为在大城市,明朝的朝廷对于这些地方的控制力,是最强的。

而到了县城,甚至村落,控制力大不如在城市之中了。

基层的官员将会拥有大量的实权,他们没准就会利用银行这个体系,来为自己牟利,而坑害的最后当然都是老百姓了。

俗话说得好,有多大的本事就去干,多大的事情,既然已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