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败家儿子挣来的封赠(1 / 2)

郑元进心情激动,起身对着魏广微、刘理顺打躬作揖,热情地往郑府让。

魏广微却只是来出场作个秀,也结识一下知县刘理顺。从万岁对他的耳提面命中,他知道刘理顺颇有前途。

“万岁赐匾,是无上荣耀,亦是鞭策激励。”魏广微对郑元进告诫道“若是因此骄衿而触犯国法,这辜恩之罪——”

郑元进赶忙再三保证,“请大人放心,吾家清白之遗,既有田在籍,虽膏枯髓竭,亦尽以输官,万不敢辜负圣恩勉励。”

“如此便好。”魏广微冲着刘理顺点了点头,说道“刘大人,本官这便回转。日后若有难决公务,尽可上报,本官自会秉公处置。”

“多谢魏大人。”刘理顺躬身道“下官恭送大人。”

魏广微笑着点了点头,钻进轿子,在众人的躬身相送中扬长而去。

“草民多谢刘大人美言。”郑元进携儿子深施大礼,向刘理顺致谢。

能得圣上赐匾,固然是皇帝又打又拉的手段,但没有刘理顺的举荐,皇帝哪知道郑家这个土豪。

刘理顺抬了抬手,沉声说道“嘉奖守法士绅乃是圣上隆恩,本县合格者实是不多,郑家积极输纳国课,又内敛自检。这份荣耀,亦是该当的。”

停顿了一下,刘理顺又严肃地说道“杜门埽轨,兢兢自守,以不涉公门自励。切记,切记。”

说着,他又转向郑少康,告诫道“汝为生员,便当读书自好,自我约束,循规蹈矩。”

郑少康躬身受教,“学生谨记大人教诲,万不敢轻捍法网。”

“多谢大人告诫。”郑元进诚恳地躬身说道“在下将‘勤完国课,奉公守法’列为家训,令子孙谨守。”

“如此甚好。”刘理顺脸上露出了点笑模样儿,说道“本官还有公务处理,这便告辞了。”

“刘大人慢走。”郑元进明白刘理顺的告诫,也就不与官府走得太近,更不敢给别人留下交结官府的话柄。

刘理顺拱了拱手,带着几个衙役回转县城。

对于圣上赐匾,每县只给一至两个名额,刘理顺是赞同且佩服的。

有打击,也有嘉励,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倡导风气转变。同时,也能起到稳定地方的作用。

让人们都知道,朝廷不是看江南士绅生员眼眶子发青,一味的严惩打压。只要你遵奉功令,敛迹守法,就不用有太多的担心和顾虑。

何况,朝廷已经降低了江南八府一州的钱粮定额,或许还会有其它的减免政策。

这样一来,老百姓得到了喘息,士绅地主也同样少了赋税繁重难支的借口,再隐漏就得不到太多的同情。

“整纲饬纪,一洗从前积习”,这才是万岁的目的。但这也只是开始,为改革之政扫清障碍。

刘理顺也只能揣测到这个程度,却不知道皇帝还有哪些政策要施行。为何要如此铁腕无情,难道将要实施的政策会有更大的阻力?

他的猜测是对的,却并不知道皇帝接下来的一步步改革,会带来多大的轰动和影响。如果不能令士绅生员畏法守法,阻力又将是多么的巨大。

当然,朱由校也知道贸然推出新政并不妥当。而且,在狠狠打击劣绅生员的同时,也需要安抚一下。

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与这个比较相似的手段吧!或者叫恩威并施,更加地贴切。

地主中找了代表,生员中自然也不会落下。朱由校也想借此表明态度,铁腕打击的不是某个群体,而只是针对不法之徒。

只要你违犯了国法,不管你是“德高望重”的乡宦,还是“才华横溢”的生员,都别觉得恃有护符,朝廷会姑息放纵。

崇明沈家门前,此时也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那是相当的热闹。

御笔亲题的“重誉矜节,忘家报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