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西周的镐京、洛邑;东汉的洛阳、长安(西京祭祖);隋朝的长安(大兴城)、东都(洛阳)等等。
而明朝有北京(北平府)、南京(应天府)、中都(凤阳),也并不是首创,算不上什么。
但其他王朝的陪都大多是象征意义,或者祭祀祖先。可明朝的南京是有一整套中央行政机构的。
而且,南京是清闲衙门,一般是党争失败或是边缘化的官员贬谪之所,平时也就管管南直隶一省的事务。
于是,京师的官员们工作不少,忙得够呛。而南京六部的官员们则该喝茶喝茶,该翘班翘班。
就是这样的情况,让皇帝产生疑问,南京的行政机构有没有存在的必要,那些优哉悠哉的官员,白领俸禄,要不要裁撤。
有这样的想法,皇帝并没有马上显露出来。而是让东厂暗中调查,掌握详细的资料。
因为废除两京一都制,又涉及到了祖制,皇帝要相对谨慎一些。
南京是太祖所设的都城,不便废除;北京是成祖迁都,加强北方的军事约束;而祖先陵寝在凤阳,又有祭祀之类的需求。
当然,皇帝钦派的南京镇守太监方正化,掌握着新编练的南京卫戍部队,只要圣旨一下,也没人敢闹事,也闹不起来。
只不过,皇帝觉得能稳当地解决,就不必太过粗暴强硬。
南京那帮退居二线、等着退仕养老的官员,一概裁撤也不好看,总要给他们个机会,看能不能使用。
陪都的名义可以保留,祭祀啥的用得着。这样,应该能够减少阻力和非议了。
皇帝心中作了决定,准备把这件事情交给内阁和六部处理。也不用什么暗戳戮地搞,来个绩效考核,来个机构合并,也就差不多能解决了。
“魏伴,做得很好。”皇帝思索已毕,面露笑容,说道“方正化也不错,都应嘉奖。”
老魏赶忙躬身谦逊道“奴婢犬马之劳,能得皇爷赞赏,实在惶恐。”
皇帝微笑颌首,表露赞赏,缓缓说道“东厂发展得很好,眼线密布,使朕耳聪目明,各地情形,皆能了解,不受蒙蔽,亦是魏伴之功。”
抬手制止了老魏的继续谦逊,皇帝面色变得严肃,老魏是知机的,赶忙起身恭立,听候吩咐。
………………